震驚社會的國三生割頸案,讓外界對充滿正義感的被害人感到婉惜外,也對加害的國中生為何年紀小小如此兇殘感到不解,資深社會記者戴志揚近日出版《誰讓青春沒有明天》一書,以過去採訪案例,希望家長和社會共同來接住這些可能誤入歧途孩子,企業家鍾文智聞訊立刻購買500本新書,分別捐贈給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安德烈食物銀行等協助弱勢家庭社團,希望能讓孩子及家長閱讀,建立起正確預防少年犯罪觀念。
在受害國中生的校長寫下已故國三生為了照顧身心障礙的姐姐,自願放棄資優班資格、選擇和姐姐就讀同一所學校,更讓外界不勝唏噓,這樣一個充滿正義感又愛護手足的好孩子,生命卻在青春年少時嘎然而止,然而另一方面,加害者過去曾參與霸凌,在割頸事件後已進入少觀所,外界認為青少年只會越關越大尾,無法達到矯正目的。
「非行少年」這個犯罪學上的專有名詞來自日語,指的是違反學校等團體或社會所規定的行為,甚至犯罪,台大法律系榮譽教授李茂生,一直關注非行少年的教育,李茂生以日本《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一書,闡明少年們不是不會切,而是不會均等地切蛋糕,「讓罪犯轉變為納稅人」,才是真正的司法投資,發展正確的矯正教育內容與技能才能對社會助益。
資深社會記者戴志揚也以過去採訪的案例,近日出版《誰讓青春沒有明天》一書,戴志揚感嘆加害者同為國中生,卻手段兇殘,令人不禁感嘆家庭與學校甚至社會環境,為何讓少年犯罪愈來愈嚴重,該如何建立社會安全網,共同防堵孩子別誤入犯罪陷阱。
而一向關注社會公益和弱勢團體的企業家鍾文智認為青少年犯罪問題已經影響到社會氛圍,甚至未來恐影響國家發展,看過《誰讓青春沒有明天》這本書後深有同感,認為不能漏接任何一位孩子,立刻購買500本新書,分別捐贈給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安德烈食物銀行等協助弱勢家庭社團,希望能讓孩子及家長閱讀,建立起正確預防少年犯罪觀念。
而這也不是鍾文智第一次慷慨解囊,2022年初他有感台東弱勢團體缺乏代步工具,立刻捐贈百萬提供汰換公務車,同年7月從友人處聽聞彰化縣喜樂小兒麻痺關懷協會籌措經費將近12年之久,卻遲遲因經費不足,照顧年長身障者的伯利歐家園無法動工,當下決定豪氣捐贈300萬,加速實現身障者就業服務及照顧。 (相關報導: 讚立法院長「韓江配」互補性強 趙少康批民眾黨裝神弄鬼:應開大門走大路 | 更多文章 )
去年屏東明揚國際高爾夫球大廠爆炸,造成百餘人死傷,出生屏東的鍾文智聽聞更深感悲痛,立刻捐出100萬元給屏東縣政府幫助家鄉傷亡者和家屬度過難關,而日前探訪「彰化縣私立基督教喜樂保育院」後,再度捐出50萬元,從南到北都可看得到鍾文智的行善身影,他並呼籲有需要贈書的單位都可連絡出版社,由他出資購買贈送給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