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收購股票時,總會盡可能多囤貨,以降低風險。此時,為了避免其他勢力進場,他們會想盡辦法確保貨量。萬一其他的勢力介入,未來當自己拉抬股價到一定水準時,恐怕會發生其他勢力大量拋售的狀況,故須盡可能在低檔或箱型整理區先行守住貨量。
假設我們就是主力,要怎麼做才可奪得股票呢?如果要讓投資人拋出手中的股票,應該使用什麼樣的方法?接下來,我將告訴各位主力的慣用手法。
提供長期投資人報酬後,再搶回去
主力最難拿下的,便屬價值投資者手中的股票。主力必須等到他們拋售股票,才有機會確保貨量,但他們通常不賣股票。原因在於價值投資者是根據公司價值進行投資,如果股價下跌,反而會採取加碼的策略。
結果,這些價值投資者成了主力囤貨時最大的阻礙。正因如此,主力只好利用部分已買進的貨量,刻意帶動股價,為這些長期投資人創造收益。
假如長期投資人對報酬感到滿足,進而賣掉股票的話,主力與長期投資人便可說是相輔相成。那麼,主力為了收購股票,會將股價提高到怎樣的程度呢?大概2倍左右。簡而言之,股價原本是1,000韓元時,主力會使股價暴漲到2,000韓元。多數的人聽到股價上漲2倍,都會反問這是不是表示主力決定離場,但事實並非如此。囤積數百億韓元以上貨量的主力,已經投入多少時間和資金,現下進一步上漲的機會近在眼前,怎麼可能為了區區2倍就離場。
股票的總市值與流通量都很高的話,更是無法迅速離場。這點可以從走勢圖中找到答案。很多時候,反覆上漲2倍然後下跌的股票,過了一段時間後總會明顯暴漲。我們可將其當作鋪陳大漲的囤貨過程。
假如上漲2倍之後,價值投資者仍舊充滿野心,不願賣出股票,主力會怎麼做呢?他們將立即轉換態度,迫使股票走向強勁的下跌趨勢。這時,無論是哪一種投資者,都會開始苦惱。股票在我買下之後漲了2倍,但我竟沒有賣掉,如今股票已重回原價。一般人往往會後悔不已,一邊咒罵一邊拋售股票。從常理來看,當某檔股票上漲2倍又迅速變回原價時,很難將之視為正常公司的股票。
股價像這樣反覆上下波動時,持有該股的人將會開始不知所措,急於在股票上漲時拋售。因為假如不趁獲利時先賣掉,股票恐怕會再度跌回原點或下探。
藉由這種方式,主力將可確保貨量。倘若主力已經打定主意要達成目標貨量,任何人都無法逃過主力的洗盤(編按:製造賣壓低價承接股票)。
持續反覆迅速上升,並以同樣的速度下跌。(圖/樂金文化)
創造急遽暴跌,激起投資恐慌心理
投資人買股後感受到恐慌的瞬間,通常是股價於短短幾日內大幅暴跌,出現虧損擴大的時候。此時,就算是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也會變得焦慮不安,迫切期盼虧損的股票再度上漲。但如果主力願意輕易讓股價上漲,一開始就不會採取這種下跌策略。
下圖出現下跌時,發展速度非常的快。主力爭奪股票時,絕對不會使用平凡的方式。因為他們必定要攻破散戶的持有心態,使散戶交出股票。
為此,急遽暴跌是最有效的辦法。當股價下跌時,比起緩慢下跌,極短時間內的暴跌更容易令投資人陷入恐慌,從而在下跌趨緩或稍有上漲、接近本金時,拋售手中的股票。
這種下跌又稱「假跌破」。若要掌握這點,必須準確判斷目前是否處於主力的囤貨過程。這樣一來,我們需要進行詳細的分析。首先要分析的是投資標的是否真的沒有利空,再來是該股先前是否曾於大漲後下跌。
假設這是你目前持有股票的走勢圖,你將會感受到相當的恐懼。(圖/樂金文化)
從線圖判斷是「真利空」還是「假跌破」
假如下跌並非源自公司的存亡危機,很有可能就是假跌破。存亡危機指的是大股東侵吞財產或營運變差,導致營業額急遽下滑的狀況。此時,可能會因為「真下跌」展開難以預期的下跌。
據此,當股價下跌時,至少要透過新聞簡單確認一下,公司是否有發生什麼事。此外,還要查看財務報表,觀察營運狀況是否出現重大異常。假如公司幾乎沒有營收,就可能會有倒閉風險,即使是再好的股票也要多加留意,且最好能將其排除在買進標的之外。
下圖所示的股票,在公司未出現致命的利空或消息時,股價便開始大跌,且持續無力支撐,不斷下探。這種時候,持有該股的投資人將非常煎熬,並於一段時間過後賣出股票。最終,這些股票就會轉到主力手中。
股價毫無來由的在紅框圈出位置下跌,然後再度上漲。(圖/樂金文化)
然而,假如觀察下跌前的走勢,可以發現過去該股並沒有明顯的大漲,波動趨勢總是與120 日均線相似,維持橫盤。這樣的情況下,主力沒有必要獲利了結吧?相反的,這時出現的下跌應視為主力為了搶籌(搶購股票),採取了先發制人的行動。
股價急遽下跌前與120日均線一起波動的走勢。(圖/樂金文化)
如果你很清楚前一章說明的囤貨趨勢,必能認清這是主力故意帶動走勢,企圖洗盤甩轎的事實。這樣一來,投資人就可以反向操作,在主力強壓的價格下,收購更多便宜的股票。
一般的投資人由於對主力不夠熟悉,假如碰到股價下跌時,總會認為公司發生什麼問題,導致主力選擇離場。但很多時候,股價經歷這般下跌後,往往會大幅上漲。後來才發現,原來這種無意義的下跌,其實是主力搶購股票的策略。
假使只有一、兩檔股票有這種情況,我們還可以視為巧合。可是,綜觀所有大漲前的股票走勢,都一定會有這樣的現象。因此,如果懂得把它當作一種模式去應對,操作股票將會更加順利。
你必須確實區別公司究竟是真的因為利空下跌,抑或是已經經歷大漲,使得主力「真的」出貨離場。這裡的重點不是股價下跌,而是會不會因此削弱既有投資人的「意志力」。當走勢改變時,我們應該好好思考,這樣的走勢是否出自於主力有意搶購股票。
要是當時你正持有股票,不需要慌忙拋售,應該冷靜等待,等到股價變得更便宜時,再考慮是否加碼買進。倘若已經正確理解前面第3、4章的內容,自然會發現主力囤貨的訊號,以及當主力使用洗盤策略企圖甩投資人下車時,不會被搶走手中的股票而遭受損失。也就是不會中了主力的圈套。
(相關報導:
解析2024投資風向:降息觸發利多效應、投資人如何布局?
|
更多文章
)
這章的最後,讓我們來看看主力搶購股票過後,相應的股價波動圖例。從這些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長期股價通常與120日均線有同樣的動向。囤貨中的股票走勢終究會和120日均線出現一致性,故要多加觀察。
資金雄厚的主力就連總市值達5兆韓元以上的股票都能撼動。在兩個月內,該股從高點下跌了40%。由此可知,洗盤過程中即使有40%的下跌也不意外。(圖/樂金文化)
維持兩年無明顯上漲的橫盤後,開始頻繁下跌,最終出現大漲。(圖/樂金文化)
大漲前三個月,曾有一個月期間的下跌。(圖/樂金文化)
作者介紹:Wazowski(와조스키)
韓國第一股票YouTuber,專門指導散戶,引領正確的投資方向。在頻道中,他時常準確分析難以預測的股市漲跌方向,其中提及的大部分個股多有上漲。此外,他還論及許多主力相關議題,解釋了股市動向與投資人預期不同的原因,更依循自己的見解,提供一套獨特的主力股投資方法。
他利用大量的數據與圖表投資股票,虧損率幾近為零,股票日報酬率約3~5%。從2017年開始經營的YouTube頻道「Wazowski」,累計點閱數已達2800萬次,並持續向投資人傳達不平凡的實用投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