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政府重視學校師生通學安全,市長盧秀燕將改善校園周邊通學環境列為重點工作,讓學生走在安全安心、有愛無礙的通學步道;市府以4億多經費完成92所學校周邊人行道,還有3所學校施工中,教育局另以1億多元完成212所學校周邊校地退縮人行道鋪面整平及樹木修剪等,今年持續編列經費協助各校改善。
教育局長蔣偉民指出,自盧市長上任至今,持續協助學校建置及改善通學步道,共計完成92所學校周邊人行道,長度30.624公里,總經費4億2,763萬元;施工中共計3所學校,長度0.548公里,經費1,441萬元。

蔣局長表示,通學步道工程從校園放學動線、可利用空間及周邊通行安全檢討,彙整交通、建設、學校及家長等多方專業意見及需求後,再透過建置人行道、增加照明、標誌標線重繪、交通號誌調整、規劃家長接送區、管線設施整合等方式改善人行空間。
蔣局長也說明,教育局自108年至111年另以1億103萬元經費完成212所學校周邊校地退縮人行道鋪面整平及樹木修剪等,今(112)年亦持續編列經費協助各校。同時配合市府都市發展局「騎樓安學」違章建築阻塞路段專案,提報各校周邊騎樓打通需求;今年度(112)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目前已獲中央核定17案,未來將可優化更多學校的通學環境。 (相關報導: 30歲女警「剛騎出警局」遭撞飛!18歲男騎士試圖閃避仍煞不住 她頭部重創搶救中 | 更多文章 )

教育局指出,通學步道非僅學校周邊人行道,亦涉及社區道路,須同步優化社區公用道路,將秉持「人本交通」理念,以學校為中心完善學生通學環境。(臺中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