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長期向上,存股就有保障?彰銀股票的教訓:基本面好,但股價剩不到2%

台股長期向上,存股就有保障?(示意圖/取自Pixabay)

在深入介紹「一線投資法」之前,先來檢視一下存股老師們的基本核心價值好了。

不論這位老師姓啥名誰,萬流歸宗就是一句話——台股長期向上。有了這條無敵的終極心法,投資瞬間降到幾乎零門檻的程度,只要是忠實奉行各派存股老師們的終極教條——跌越多就買越多,可說是眾人都能入得堂奧之門,投資達人與投資小白之間也沒有界線可言了。

但要在股市上投資獲利,真的這麼簡單嗎?

我們回顧2022年的年尾,在一系列對於數位資產現貨與衍生品交易平台FTX不利的消息傳出後,加密貨幣投資人蜂擁出逃,這個曾經是全球第二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在短短數日內轟然倒下,無預警宣告破產。

或許讀者們會慶幸你不是所述的加密貨幣投資人,只是在2022年單純的投資股票市場。那就讓我們回頭來檢視這一年的股市成績單,2022年台股大盤整年下跌4081點、跌幅22.4%為史上第七大。

在這一年,不管是投資在美股或是台股,只要是忠實奉行各派存股老師們的終極教條——跌越多就買越多,最終得到的投資績效都會是一張不及格的滿江紅。

從歷史經驗來看,台股真的長期向上?

這時,存股派要大聲喊冤了:「不要緊,明年我們還有股利可以領!」沒錯,可是大家都賠了30%的價差了耶。存股派又說了:「再領幾年股利,我們就會扳回來了!」說得好,那麼要領幾年股利才扳得回來呢?

英文當中有這樣一句諺語,「沿路踢罐子」(kick the can down the road)。字面意思是一個人在路上不斷踢空的鐵鋁罐,一直把它踢到無限的遠方。由此引伸人們不願意面對現實,只能做一些迴避或者拖延的動作。既然存股老師們這麼喜歡踢罐子,我們就讓他們自己永遠踢下去吧。

跌越多就買越多,這是基於存股派信奉的「台股長期向上」,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先來看一張台股季線圖(圖3)。可以看到從最左側橫跨到最右側,足足有30年的時間,指數沒有越過左側最高點(12,682)。

台灣加權指數季線圖(1990-2020)(圖/天下雜誌)
圖3:台灣加權指數季線圖(1990-2020)(圖/天下雜誌)

也就是說,一位在1990年套在最高點的台股投資人,必須要花上三十年才能解套。在這三十年間的任何一個時間點,只要他往左邊一看,都不可能看到「台股長期向上」的美好圖像。

如果我們找到1990年的股票人氣王——三商銀之一的彰銀(股票代號2801),您會發現一個更悲慘的事實,它的股價從最左側1150元的高峰下來之後,直到今天,經過了三十四年,它還是淹沒在套牢的水面下,而且深不見底(圖4)。

彰銀股價季線圖(1987-2023)(圖/天下雜誌)
圖4:彰銀股價季線圖(1987-2023)(圖/天下雜誌)

所謂的股票「人氣王」代表它擁有全市場最高等級的成交量,長期享受媒體鎂光燈的照耀。正因為那致命的吸引力,才讓數十萬名的投資大眾買到它,並且長長久久地抱住它,跟著它一塊兒沉入海底。 (相關報導: 00878季配0.35元,現在股價20初頭還能買嗎?專家喊「當然可以」,但有2大策略 更多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彰銀的基本面有變差嗎?其實它數十年來都很一致,一直是資產大戶,永遠有開發不完的土地,而台灣人最愛的又是土地資產。目前台灣的房價已經至少漲到1990年的三倍以上了,但為什麼一支老牌的銀行加資產股的股價還會躺在地上呢?這時候,我們實在很難用「台股長期向上」這六個字去解釋彰銀從1987年至今的股價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