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賺錢了,但這可能是陷阱!專家:從長遠來看,決策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投資賺錢了,但這可能是陷阱。(圖/Pixabay;作者/geralt)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這是我們從小就經常聽到的諺語,意思就是凡事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就像種下瓜不可能結出豆,種下豆也不可能結出瓜吧?這句話特別是在學生時代訓誡學生如果只知道玩樂,成績就不會提升時所用。

大部分的人都相信,我們的人生只要像這句諺語一樣,流下努力的汗水就定會取得相應的成果。然而我在不知不覺間到了中年,又在診療室聽了無數人的故事之後,產生了不一定是這樣的想法。曾經有位從小學開始運動神經發達的男性,很早就開始踢足球並以此嶄露頭角,但因為高中時受了嚴重的傷而放棄成為足球選手,他上學時的成績也是墊底,不過現在依然堂堂正正地賺錢過生活。有時候即使經過努力,出來的結果可能還是不好;有時候即使不怎麼努力,出來的結果卻也依然不錯。前一章已介紹了依據複雜原理作用的複雜系統吧?這種複雜系統的特徵之一就是非線性。首先,在線性的世界裡投入某樣東西,結果將會以成正比的方式產出結果,努力學習最終透過考試的情況就是如此;與此不同,在非線性的世界裡,投入與結果之間則不一定會成正比。有可能沒有什麼特別原因卻引發了嚴重的問題,也有可能看似會引起嚴重問題的某些事件,最終就像沒有發生過一樣地悄然結束。如此眾多的組成要素之間,在複雜的相互作用及非線性的特性下,實際上是不可能預測複雜系統的未來走向。

並非結果好,就好!

在許多人買賣股票的股票市場以及投資的世界,才真正算是一個複雜系統。因此,有時候一個好的投資結果,不能夠代表連其中的過程都是好的;相反,即使投資過程很有邏輯、準備萬全,當然也不保證一定會有一個好的結果。不可否認,結果非常重要,也很容易評價;相反,對其中過程的評價或測定卻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因此,投資者通常會犯下一個致命錯誤,就是認為只要結果好,其中過程就也同樣是好的。假如如此迴避面對決策的過程,反而只執著於結果,最終定會招致負面的影響而無法長久持續地進行投資。有一位名叫賴瑞.海特的自動化交易系統的先驅者,他的著書《超速贏利》中曾提到有關四種賭注的故事,好的賭注、不好的賭注、贏的賭注、輸的賭注。人們一般認為下了不好的賭注會輸、下了好的賭注會贏,但這是錯誤的說法。

好的賭注僅是代表勝率較高,不好的賭注僅是代表勝率較低,而贏或輸的賭注不正是指結果嗎?我們無法預測未來,當然也無法控制結果,只能透過控制賭注的勝率和風險,據此選擇好的賭注。不過,如果在管理風險的同時持續選擇好的賭注,隨著時間的流逝,平均法則便會產生作用,而可能出現一個正向的結果。當然,在這個充滿不確定因素的世界裡,好的賭注有時也還是可能成為輸的賭注吧? (相關報導: 為何有錢人注定富有?9個幫助致富的好習慣,一看完就能明白富人和窮人差別在哪 更多文章

那麼最壞的情況是什麼呢?賴瑞.海特斷言是即使下了不好的賭注,也可能因為運氣好而大贏一筆。舉個例子吧!某個人喝酒之後,由於認為店家到家裡並不遙遠,所以選擇了酒後駕駛,而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賭注。發生事故的機率非常高,且會造成的是無法挽回的致命性結果。幸好那天運氣很好地安全到家了,但這真的是萬幸嗎?那個人會因為那天回家的過程中沒有造成任何事故,而變得對危險感到遲鈍。然而,帶著酒後駕駛這個魯莽的習慣,總有一天定會闖下大禍。假如持續地下出不好的賭注,最終隨著時間的流逝,根據平均法則無疑地會出現不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