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健康式」新北做大市! 融入人本、美學及永續理念推動各基礎建設

穿山甲通過新店區生態廊道。(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農業局今(15)日於市政會議上以「農業健康式」(個人健康、心靈健康、環境健康及永續農業)為主軸,說明各基礎建設融入人本、美學及永續理念成果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今(15)日於市政會議上以「農業健康式」(個人健康、心靈健康、環境健康及永續農業)為主軸,說明各基礎建設融入人本、美學及永續理念成果,已完成5條城市覓徑,翻轉22處漁港,2026年將完成10條生態廊道,打造農業健康市,達到全健康(One health)目標。

已完成193座全齡特色共融公園,數量全國之冠

為照顧市民身心靈健康,新北市跨局處合作推動公園改善,已完成193座全齡特色共融公園,數量全國之冠,同時推動「城市覓徑」,結合公園周邊自然環境、以原地形地貌改善步道系統,已完成5 座都會森林系公園整建,讓市民不用到近郊,就能在城市中登山輕旅行。今年將中和嘉穗公園打造成城市森林健身房,由地方民眾及全國青年景觀競賽獲選學生共同參與設計,一區將以雛鳥離巢飛行訓練(離歸巢、振翅飛行、藏匿避敵)為概念,以平衡木、擺盪繩、攀爬組合等設施結合鳥巢平台,打造含平衡、擺盪、肢體協調訓練功能的設施,另一區則將以松鼠行為轉化成為訓練設施,結合現況地形,串聯跳躍平台、攀爬網架、搖晃越索等,打造出「松鼠林間賽道」,預計於明年底完工。

在農村、農路及溪流整治基礎工程中,以「迴避、縮小、減輕及補償」生態工法原則減輕環境衝擊,108年至今已完成304件工程,有效減碳率可達57%

在農村、農路及溪流整治基礎工程中,工程前評估工程擾動對生態環境之影響,工程中以「迴避、縮小、減輕及補償」生態工法原則減輕環境衝擊,108年至今已完成304件工程,有效減碳率可達57%。綠竹農再社區為綠竹筍產區,原竹筍搬運道狹小且為泥土路面,地形具高低落差,不易筍農搬運作業。因社區內獨角仙及螢火蟲等生態環境豐富,農業局因地制宜施工,避開獨角仙基地、喬木群及筍園,以人工及小型機具施作降低擾動,也依照搬運車車痕設計透水步道,充分體現人本設計。另為降低地形落差,架高搬運道部分路段,維持底下坡面逕流,生態池回填塊石來創造孔隙,也拆除既有木平台下立柱,待自然腐化後供獨角仙幼蟲繁殖,工程中保留生物通行亦提供棲息空間,該項工程以最小規模奪下公共工程優質獎。 (相關報導: 百萬物種將滅絕、傳染病增加 再不減碳就來不及了 更多文章

推動「嗨漁港」計畫,依據漁港特性、漁民需求及周邊景點進行漁港轉型,目前已翻轉22處漁港,5處漁港獲全國性「金鑑漁港」評鑑肯定,當中澳底漁港已獲得2次最高榮耀三星

魚貨直銷中心增建亦將於今年底完工,規劃設置小漁市集、遊客用餐空間及海景咖啡廳,目前每年約3萬人,增建後可翻倍達6萬人。(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魚貨直銷中心增建亦將於今年底完工,規劃設置小漁市集、遊客用餐空間及海景咖啡廳,目前每年約3萬人,增建後可翻倍達6萬人。(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另新北市近年推動「嗨漁港」計畫,依據漁港特性、漁民需求及周邊景點進行漁港轉型,目前已翻轉22處漁港,5處漁港獲全國性「金鑑漁港」評鑑肯定,當中澳底漁港已獲得2次最高榮耀三星。澳底漁港為東北角最大漁業生產基地,112年漁獲量12,139噸,創3.9億產值,考量當地冷凍設備不足,預計明年原地重建冷凍廠,設置漁獲初級處理空間及冷凍設備,導入HACCP食品安全管制系統,預計增加約560公噸凍儲空間,有助於調節漁汛期大量漁獲冷凍貯藏產銷,另魚貨直銷中心增建亦將於今年底完工,規劃設置小漁市集、遊客用餐空間及海景咖啡廳,目前每年約3萬人,增建後可翻倍達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