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病」困擾解放軍!經濟學人:中國軍隊長期未打仗,習近平憂備戰不足

2023年3月,解放軍戰機在台灣周邊空域舉行「環台軍演」。(美聯社)

中國解放軍擁有逾200萬受過訓練的現役軍人,是全球最大的武裝部隊。根據美國2023年《中國軍力報告》,中國海軍規模居全球之冠,擁有超過370艘艦艇和潛水艇,並已擁有超過500枚可使用的核彈頭。解放軍的擴張傾向令人擔憂,截至2022年,中國機隊擾台的次數較前一年大幅增加了79%。

但解放軍仍存在著軍事上的弱點。《經濟學人》6日推出一系列特別報導深入剖析中國解放軍,其中一篇專文以「習近平擔心中國軍隊尚未做好戰鬥準備」為主題,揭示了中國軍隊在戰鬥經驗、軍事改革和現代戰爭技能等方面的不足。這篇報導指出,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對解放軍的戰力表現感到質疑,甚至明確表示軍隊可能已患上「和平病」。

一名解放軍的儀仗隊成員在天安門廣場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週年升旗儀式上展開中國國旗。(美聯社)
一名解放軍的儀仗隊成員在天安門廣場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週年升旗儀式上展開中國國旗。(美聯社)

習近平評解放軍有「和平病」

自1979年中越戰爭以來,中國沒有參與過實質戰爭,解放軍當時仍採韓戰時期的「人海戰術」,在歷經與美軍戰鬥的越共軍隊面前毫無效果。2016年,中國軍隊上一次捲入重大軍事交火時,吸取了痛苦教訓。解放軍一支維和步兵營在南蘇丹執行難民營巡邏任務時,一輛裝甲車遭受炮彈襲擊,造成中國維和人員2人陣亡、5人受傷。

儘管中國政府將該場悲劇描繪成,強國崛起需準備擔負的沉重責任,但對於解放軍指揮官來說,這暴露了他們最大的其中一項弱點:幾乎完全缺乏戰鬥經驗。一些輿論也質疑,中國維和部隊的裝甲車防禦能力是否過於薄弱。

解放軍此後雖然也有傷亡發生,但大多數是死於疾病、事故或自殺。最近一次例外是2020年與印度的邊境衝突,造成至少4名中國士兵和20名印度士兵死亡。然而,那並不是一場現代戰爭,而是以拳頭、棍棒和石頭打鬥的械鬥。

即便在解放軍的高級將領中,能夠聲稱實際參與過戰鬥的人也寥寥無幾。解放軍中將何雷告訴《經濟學人》:「我已經當兵50多年了,從來沒有參加過戰爭,但我們不能為了增加戰鬥經驗而打仗,對吧?」

2015年9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普京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觀看二戰勝利70週年的閱兵式。(美聯社)
2015年9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普京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觀看二戰勝利70週年的閱兵式。(美聯社)

習近平上任即宣布:「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他推動解放軍進行60多年來最大規模的改革,包含革除了數十名貪瀆的將軍,還進行了全面的培訓改革。他的改革核心包含「實戰」訓練,希望解放軍到2035年「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2049年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習近平毫不留情地評估了解放軍的弱點,「兩個能力不夠」指責解放軍打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夠,各級幹部指揮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夠;「五個不會」則指出一些指揮官不會判斷形勢,不會理解上級意圖,不會定下作戰決心,不會擺兵布陣,不會處置突發情況。

他責備解放軍患有「和平病」,並在2018年《解放軍報》警告稱這比「生鏽的槍更危險」,批評一些軍官和士兵過於疏忽、傲慢、害怕或無能,以致無法參戰。他寫道:「有些人雖然在古董、書法和繪畫方面相當有造詣,卻忽略了戰鬥方法和戰術的研究。」 (相關報導: 加薩為何無法停火?BBC:雙方死難者多是平民,中東地緣政治裂痕也日益嚴重 更多文章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效仿俄營級戰術群 但有顯著缺陷

《經濟學人》指出,習近平的計劃核心是對解放軍進行全面重塑,改變其原本為應對陸地戰爭而設計的舊蘇聯模式結構。為了突破體制上的限制,自2016年開始,解放軍推動建設「聯合作戰」體系,旨在實現軍隊能夠進行「聯合」作戰,但原定於2020年完成這些改革顯然過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