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賴清德要當「多數總統」唯一解是藍白合?

藍綠選民都認為柯文哲偷走了自己陣營的選票。(資料照,柯承惠攝)

在2024總統大選中,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逐漸成為藍綠公敵。

民進黨和國民黨這表面上仇深似海、誓不兩立的藍綠兩大黨,在2005年聯手修憲「謀殺」小黨,讓台灣政壇形成藍綠聯合壟斷的結構。這種「不然你去投國民(民進)黨」的結構,也逐漸讓藍綠兩大黨,把展現選民意志的選票,當成是自己政黨的私產。民進黨在2014年之後不斷地用「禮讓」形容把小黨送去艱困選區當砲灰的作為,就是這種「是我的」心態的充分展現(必須是自己的東西才能讓給別人,你不會以為你有把許光漢讓給別人的權力吧)。

藍綠都氣憤柯文哲偷走「我的」選票

柯文哲變成藍綠公敵,就是因為在藍綠支持者的心中,他根本是掠奪「是我的」選票的強盜小偷,「藍白合」變「藍白拖」藍營可以說服支持者柯文哲是最大戰犯的原因,就是藍營和他們的支持者認為如果不是柯文哲出來攪局,國民黨本來就能靠著期待政黨輪替的6成民意輕鬆「光復」政權──2005年藍綠合作修憲,就是為了建構「不是投藍、就是投綠」的壟斷結構。對藍營和他們支持者來說,柯文哲偷走了這個成果,不得已分給他一個副座已經很對得起他,但他居然妄想要正位,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過痛恨柯文哲的可不只有藍營選民,綠營和其支持者也不遑多讓。雖然很多人認為柯文哲參選是便宜了綠營,讓綠營在6成民意支持政黨輪替的狀況下仍能繼續在中央執政,但恐怕民進黨(尤其是賴清德陣營)和非常多綠營支持者可都不這樣認為。

20231105-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出席吳沛憶競選總部成立大會。(蔡親傑攝)
如果三咖督結構不變,賴清德即使當選恐怕也只會是「少數總統」。(資料照,蔡親傑攝)

雖然說民調顯示有6成民眾支持政黨輪替,但國民黨去年年底選舉大勝後,搞起了荒腔走板的疑美論,檯面上能選總統的人選民調支持度,包括侯友宜、郭台銘……,全部斷崖式下墜。這讓民進黨和支持者非常有信心,在國民黨天生的親中體質下,民進黨在中央層級的選舉中可以在國家認同因素下(不是民進黨洗腦抹紅有效、而是國民黨「會惹惱北京的事情,包括保護自己、交朋友……全部不做,和平自然會來」的信仰太過超乎一般人能接受的常理),一直取得過半民意支持的執政正當性。

柯文哲參選,賴清德注定只能當「少數總統」

然而柯文哲的參選,卻幾乎讓賴清德注定要成為一個少數總統,如果你對比陳水扁和蔡英文這兩位綠營總統執政時的底氣,一定不難理解成為「多數總統」的重要性。尤其是賴清德還曾因在2020年總統選舉這局,出來挑戰蔡英文的連任之路而被一些綠營支持者(尤其是小英唯粉,唯粉是指在偶像團體中只喜歡某一位成員的粉絲)所不信任、甚至貼上「背骨」的標籤,如果賴清德把蔡英文打下近6成江山變到只剩4成多,即使政權保衛成功,未來執政期間恐怕很難不被小英唯粉一直拿出來攻擊。

柯文哲可以拿到國民黨認為「是我的」的反綠選票,我想媒體上的分析已經太多,不過我想有一個很關鍵的點你比較少在媒體上看過,就是「反綠不等於反抗中、更不等於反美」。或許很多選民對於民進黨這幾年的執政不是很滿意,但不代表他們寧願被習近平帶領的共產黨政權統治。 (相關報導: 風評:賴清德的「水平」 更多文章

蔡英文總統以817萬票的優異表現成功連任。(美聯社)
不少英粉都在關注,蔡英文(中)2020年大選的817萬票到賴清德(左)手上會剩下多少。(資料照,美聯社)

或許國民黨會覺得被貼上「把台灣送給習政權」標籤感到冤枉,然而看國民黨的作為──包括千方百計挑動台灣人的仇美情緒,對於增強台灣防衛能力的態度曖昧,甚至和北京同聲調地認為台灣人不喜歡中國「都是外部勢力和台獨份子的煽動」,恐怕台灣的主流民意都不會認為國民黨這「送台」標籤是別人硬給他們貼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