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安觀點:民主的代價,雅典的悲劇

在沒有更好的制度前,民主就有不可替代的價值。(AP)

現代人的閱讀,已經被社交媒體和通訊軟體,facebook,twitter,或line,messenger綁架了。結果,我們吸收的知識和資訊變得碎片化,交流和傳遞的資訊也變得碎片化。

我們的頭腦接受碎片,然後轉化成更小的碎片,四處傳播,與人交流。小說、嚴肅的長篇大論、哲學論證都顯得多餘和難登大雅之堂了。也許,這會訓練我們人類,有飛躍般的演化;或者成為失去靈性,變成自以為全知,對各種事務和領域都一本正經又頭頭是道的笨蛋(我是不是想得太多,還是瘋了?)。

2016大選剛過後沒多久,朋友說,民主體制雖然會出現一些差錯和意外,但可以防止獨裁和暴君,總歸是向正向的方向進展,有知識分子和媒體,監督執政者,政府再錯也會有一定的底線,要對選舉式民主保持信心。但二年多後,更多朋友感嘆,這個政府再罵它也沒用,有些人始終罵不醒,腦袋里面彷彿注入了水泥。其實,媒體的監督、知識分子的罵聲,幹掉了3個教育部長(雖然一個已經回鍋),而管爺拖了快一年,也總算也「上崗」了(雖然最近感覺他的情況還是不太妙)。

伯羅奔尼撒戰爭

最近我聽到對岸的「知識脫口秀」網紅羅胖,搞得一個叫《羅輯思維》視頻節目,其中一集是有關古希臘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前431年—前404年)。這場戰爭被稱為的「古代世界大戰」,結束了雅典的經典時代,也結束了希臘的民主時代。

當代西方政治學者,一提到伯羅奔尼撒戰爭,眼睛都會為之一亮。理由有以下三項:

一、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實施民主制度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被以實施寡頭專制制度,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徹底打敗;

二、經歷這場戰爭的古希臘政治和哲學家蘇格拉底,被雅典擁有5、6千人的公民法庭判處死刑,除了以不虔誠,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原因是不相信神)之外,他公開反對雅典的民主制度也應該是被判死原因之一;

三、這場戰爭,竟然與20世紀美、蘇兩大聯盟的冷戰格局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都是民主與專制政體的對抗,結果卻完全相反。

1992年隨著前蘇聯的崩解,美國和它的盟友們宣稱,民主最終戰勝了專制。政治學者福山因此還寫出一本《歷史的終結》,自由民主制度是人類政治制度的最後結局。但是2400年前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民主政權卻被專制政權消滅。

西元前509年,為了防止專制、獨裁,追求主權在民的公平理想社會,一個叫克里斯提尼的政治家。出現在雅典的政治舞臺,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雅典公民可以推選一名執政官,任期只有一年,不得連任。公民還可以選出10位將軍,得連選連任。雅典的10個部族,每個部族推選50人,組成500常務委員會,再由這些人組織5、6萬名公民,每月舉行2到4次公民大會。又從這些公民中選出5、6千人,組成公民法庭,進行各種審判。

公元前430年左右,在打敗共同的敵人波斯帝國後,希臘諸多城邦之中最有實力的兩大城邦,雅典和斯巴達及其各自的盟友,形成提洛和伯羅奔尼撒兩大聯盟,終於進入了大國對抗的階段。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統獨亡台,總統誤國 更多文章

斯巴達是農耕經濟,寡頭專制政體,但有著強大的陸軍實力。雅典則是商業航海經濟,採公民民主政體,有較強的海上軍力。商業文明的雅典雖然在經濟上,比斯農業文明的巴達富足很多,但軍事上顯然不是斯巴達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