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韓國瑜召開醫療觀光第一次籌備會後,衛生局長李立人表示,雖提出將以醫學美容及高階健檢為首推項目,但也將考慮如人關節置換術、白內障手術,甚至是器官移植與重症治療項目,已陸續推動醫療觀光計畫,高雄市議員陳若翠在出席臨時會議時,邀請高雄市醫學美療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曹賜斌出席,回應市府對醫療觀光第一次籌備會的結論。
高市府透漏,政策的推動,建議應該在一開始就能讓相關單位參與,採用公民參與的方式,要有包容性將可能會參與的單位都能先加入一起來參加討論,而不是各局處自己在辦公室先討論,既然這是市長對外公開要推動的重點政策,也將今年訂為醫療觀光元年,就不能再淪為口號式的行動,市府自己先開籌備會,事後在建立平台才把各業加進來,可能會事倍功半。
府民合作和公民參與 減少新政策推動阻力
高市府指出,未來的任何新政策的推動,建議要從一開始就能採用府民合作、公民參與的模式,讓大家能在一開始的階段就能讓參與,畢竟執行單位的意見及實際的做法,才是政府應該聆聽及納入的重點,真正推動時就會符合期待及需求,也減少阻力。
高市府提到,醫療觀光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醫療又可以觀光的活動,衛生局有提出醫療美容就是非常符合的項目,但如果是人工關節置換術的話,就令人有點擔憂主管單位是否有真正了解醫療觀光的內容及可行作法,畢竟換完人工關節或膝蓋,是無法立即出外去旅行觀光的,更別說是要推廣器官移植與重症治療的項目,重症醫療是無法短期復原,而能外出進行觀光。
高市府建議,主管單位本身也要對此政策內容給與了解,更重要的是能多聽取各方意見後,所推出的醫美健診項目,而且可以帶動觀光成效的才是可行的。 (相關報導: 中國黑心醫美犯台?綠委籲國人勿找密醫:台灣醫美技術已是世界頂級! | 更多文章 )
曹賜斌:三分之一是醫療財 三分之二是觀光財
曹賜斌坦言,市府要推動五大的國際醫療強項,當然要繼續進行,但如果高雄要賺大財,一定要強力推動醫療觀光,重症治療不是屬於醫療觀光,是國際醫療,頂多賺到醫療財,無法賺到觀光財,鄰近國家如泰國等都是以醫療觀光為主,三分之一是醫療財,三分之二是觀光財,所以醫療美容觀光應該是高雄可以專注的強項,醫療美容治療不用住院,做完就可外出,一個星期後只要回診就可回程,期間的天數就可以出外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