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金正恩讓步,金川二會二月在越南登場

第一次金川會後,川普(右)不緊不慢,反而金正恩(左)成了急於讓步的一方。(AP)

去年六月,在川普(Donald Trump)與金正恩於新加坡會後,朝鮮半島局勢一直相對沉寂。美國內政焦點轉向大法官任命、期中選舉和政府停擺,國際事務焦點則是轟轟烈烈的貿易戰。除了美國國務卿龐佩歐(Mike Pompeo)十月訪問北韓,商談去核化具體程序之外,幾乎讓人忘了還有朝鮮半島核危機這回事。那次訪問顯然不歡而散,美朝(北韓)突然取消了原定在十一月進行的高級官員會談,進程陷於停頓,連互通資訊都經南韓傳話。

北韓尚未棄核,但制裁已名存實亡

美、朝難以取得共識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在川金會上,除了表達雙方友好的願望外,並無真正的共識。雙方在「何謂棄核」(北韓單方面棄核還是美國也把核威脅撤出半島)、是「北韓先棄,美國再補償」還是「雙暫停,雙方各退一步分階段進行」、如何「全面的、可核查的、不可逆的棄核」等等問題上都懸而未決。而這些問題是真正困難的問題。

但川普一點都不著急。原因很簡單,川普做為「後真相時代」的總統,本來也沒有真正把朝核問題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對他來說,與金正恩會面照相,好讓他有炫耀的資本更重要。於是開過會、照過照片後,在其心目中的重要性自然就大幅下降了。

話說回來,川普雖然不太在乎北韓有沒有棄核、什麼時候棄核,但做為生意人,他不肯做虧本生意,有兩條線倒是抓得很牢:第一,不輕易答應放棄制裁;第二,也不能與北韓關係重新變糟糕。於是川普不緊不慢,不時說上兩句與金正恩關係多好、北韓一定會棄核之類的話,在解除制裁問題上卻從未鬆口。

川普這樣的態度倒是讓金正恩開始著急了。其實在川金會之後,聯合國制裁已經很大程度上名存實亡,北韓的經濟環境與國際地位都有很大的改善,已經初步走出困境。中國在去年六月之後重新大量進口朝鮮煤礦,又大規模開放北韓旅遊,帶去大量外匯,順帶幫助朝鮮貨幣升值兩成。北韓經濟當然還不那麼好,但金正恩要保住政權一點不難。

可是筆者曾經分析過,金正恩擁核,志不在保住一方苟延殘喘的政權,而是要先成為「正常化國家」,繼而爭取南北韓統一,自己也要成為國際上叱吒風雲的人物。而要實現這個夢想,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在美國。只要美國不鬆口,北韓就無法「正常化」。南韓總統文在寅即便再配合金正恩,再希望實現統一大業,也無法拋開美國單獨行事。當然,金正恩也無法拋開前一段的成果,重新和美國翻臉。於是金正恩得了甜頭,卻卡在半空,不上不下,成為急於取得突破的一方。

抓緊中國,當做與美國談判的靠山

可以說,在川金會前,金正恩抓準了川普的心理,形勢主動;川金會後,由於心理上的對調,形勢出現逆轉,金正恩反而是急於讓步的一方。 (相關報導: 川普又要跟金正恩碰面?韓聯社:北韓統戰部長金英哲將再度訪美,明從北京飛華府 更多文章

在新年元旦過後,金正恩頻頻出招。先是在去年底向文在寅發信,希望雙方共建朝鮮半島和平與繁榮,並對去年未能回訪韓國感到抱歉。隨後他又在新年講話中,一面說已準備好隨時再與川普會面,商討無核化進程;一面又再威脅美國,不要測試北韓的耐心,如果堅持執行制裁措施,北韓將無可避免地尋找替代方案。第二天,大概通過南韓的管道給川普送上信件,內容無非想重啟對話,特別是進行第二次川金會。川普對會面當然無可無不可、多多益善。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訪問中國(AP)
金正恩(左)得到習近平(右)表態支持二次川金會。(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