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必須死,因為她愛拍照開照相館?《歷史的溫度》選摘(1)

因得罪慈禧太后,而被投入井中的珍妃,是光緒與慈禧政治惡鬥下的犧牲品。(取自維基百科)

這個故事要說的這位珍妃,可能未必是中國後宮歷史上最有名的妃子,但至少是最受關注的妃子之一。因為她的聰慧,也因為她的悲情。

1876年2月27日這一天,是光緒二年的農曆二月初三。

原戶部右侍郎(相當於財政部和農業部的副部長)長敘得了一個女兒,這是他的第五個女兒。

長敘估計不會想到,13年之後,他這個叫「他他拉氏」的女兒,會被選入宮中。當然,和她一起選入宮中的,還有她的姐姐,只是姐姐遠沒有妹妹的名氣大。

因為這個妹妹,被後人稱為「珍妃」。而珍妃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她在24歲的花樣年紀,就香消玉殞。

珍妃之死,一直是後人爭議的一個話題。

珍妃。(取自維基百科)
珍妃。(取自維基百科)

珍妃是13歲時被選入宮的。

珍妃和她的姐姐(瑾妃)從小在廣州隨伯父長善長大。長善是廣州將軍,但卻喜歡和文人打交道,給這兩個侄女聘請了一位叫文廷式的名士做老師(此人後來中了榜眼),所以這兩個女孩從小就知書達理。

更重要的是,廣州是當初五口通商裡最主要的口岸城市,與西方的接觸最早,受到的影響也最大,容易接觸到很多開放和先進的思想,這對珍妃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為她後來得到光緒的青睞埋下了伏筆。

1889年,也就是光緒十五年,小皇帝到了可以成親的年紀。當然,他是沒有選擇權的,這一切由他的姨媽(也是伯母)慈禧太后敲定。

慈禧選了自己弟弟的女兒,21歲的葉赫那拉氏作為光緒的正選妻子,也就是後來的隆裕皇后,而長敘的兩個女兒被選為妃子—─15歲的四女兒被封為「瑾嬪」,13歲的五女兒,被封為「珍嬪」(清宮後妃分八個等級,分別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嬪為第五等)。

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還是一入宮門深似海?13歲的珍妃當時自然不知道,紫禁城內,究竟是什麼樣的命運在等待著自己。

美貌,有時候未必是能得到皇帝寵倖的必要條件。

不少史料顯示,光緒喜歡珍妃,最初是因為她長得漂亮。

不過也有另一種說法,說當時18歲的光緒最初看中的其實是瑾妃。但無論如何,光緒最終在自己的「一后兩妃」中獨愛珍妃,是沒有什麼疑問的。究其原因,與其說是珍妃的容貌,倒不如說是她的性格。

相比於相對木訥的瑾妃和比自己大三歲的隆裕,天真活潑、思維活躍的珍妃無疑更討人喜歡。再加上珍妃琴棋書畫皆精,又來自當時領風氣之先的廣州,時值大清王朝內憂外患之際,身在深宮中的小皇帝本就有師夷長技、發奮圖強之意,兩個孩子意氣相投,自然很容易就走到一起。

更難能可貴的是,連一向挑剔的慈禧,也喜歡這個聰明伶俐的小女孩。

據曾侍奉珍妃的白姓宮女回憶:「珍妃貌美而賢,初入宮時,極為慈禧所鍾愛。」因為珍妃的字寫得不錯,所以有一段時間裡,慈禧賜群臣的「福」、「壽」、「龍」、「虎」等字,都是由珍妃代筆的。為了提高珍妃的書畫水準,慈禧還特地指派才女繆嘉惠做她的書畫老師。

在珍妃後輩人唐海沂寫的《我的兩位姑母—─珍妃、瑾妃》文中還提到,珍妃曾經替皇后主持過繼嗣典禮—這種級別的典禮,如果沒有慈禧點頭,珍妃是絕對不可能獲得資格的。 (相關報導: 《如懿傳》打入冷宮是送去哪?揭清宮「妃嬪冤死之地」,珍妃被關到長滿蝨子、慘死井中 更多文章

1894年,18歲的珍妃和姐姐一起,由「嬪」晉升為「妃」,種種跡象表明,接下來的戲路,應該是按照「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套路往下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