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濃度改善率 高雄全國第一

工廠操作稽查,依據標準方法(手動測站)檢測結果,已降至21.7微克/立方公尺。(圖/徐炳文攝)

根據環保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高雄市107年PM2.5(細懸浮微粒)年平均值,依據標準方法(手動測站)檢測結果,已降至21.7微克/立方公尺,與106年的24.6微克/立方公尺相比,改善率高達12%,為全國PM2.5(細懸浮微粒)改善率最高的地區,也並不是全國最糟的城市。高市府環保局長袁中新表示,PM2.5手動測站測得的數據,才是判斷空氣品質好壞之標準。

環保局指出,高雄市這些年來積極推動空氣污染改善計畫,空氣中細懸浮微粒(PM2.5)的濃度長期持續改善;依據環保署手動測站監測結果,年平均濃度從106年的24.6微克/立方公尺,降至107年的21.7微克/立方公尺,與106年相比降幅2.9微克/立方公尺,改善率達12%,在全國各縣市中改善率排名第一,顯示高雄市近年推動的空污管制策略已有初步成效。

手動與自動測站 原理及採樣頻率都不同

環保局長袁中新提到,細懸浮微粒(PM2.5)手動測站濃度,才是判斷縣市空氣品質標準之依據,但因為分析時間長達數週,難以立即提供民眾參考,因此環保署平常的通報是根據自動測站測值,每小時產生一筆數據,可以提供立即資訊給環保機關應變及民眾參考。

但手動與自動測站相較,在監測儀器、操作原理及採樣頻率都不同,主要是手動採樣樣品係依據標準方法檢測,一般要先經過三天程序排除水氣的影響,而自動測站的樣品因含有水氣,測值較為偏高,故僅供即時應變參考。環保署在高雄市共設有前金與美濃兩個手動測站,去年平均濃度僅21.7微克/立方公尺,空氣品質表現為歷年最佳。

環保局說,高雄市由於產業結構及地形、氣象條件的關係,每年冬天東北季風季節,空氣污染物容易累積。環保局近年來持續採取多管齊下的管制策略,包括訂定全國最嚴格的地方加嚴標準、限制工廠事業的污染排放、補助汰換二行程機車及柴油車,汰換數量為全國第一,空污改善已見具體成效。 (相關報導: 降載減排也沒用!高雄紅害續辦馬拉松 環團痛批:太不應該 更多文章

袁中新表示,未來會在過去打下的基礎上,繼續努力,在總量管制的架構下,採取「實質減量、優化管理」的策略及目標,有信心加速改善高雄市的空氣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