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起進入秋冬季節,高雄市因位處季風尾流區,經常處於弱風狀態,空氣汙染容易累積。環保局在今(2018)年10月至108年4月間擴大街道揚塵洗掃作業,除了原有2部小型掃街車及5部大型洗街車外,再增加2部中型掃街車及4部全國首創的油電複合動力洗街車,配合各區清潔隊的掃街車、營建工地及企業認養洗掃的量能,在秋冬季節提供更完整的維護網絡,預計在10月~4月間執行街道揚塵洗掃長度超過28萬公里,執行長度可繞行台灣300圈。
結合油電車及工地企業認養洗街
環保局表示,本市現有5部大型洗街車、各區清潔隊合計49部掃街車並有87處營建工地及90處企業配合執行道路認養洗掃,在納入今年度擴編的各式機具,搭配現有執行單位進行分工及加強作業,針對過去難以進入的路段、區域或需加強路段,日夜分工執行街道揚塵清除工作,在秋冬季節間提供較完整的維護網絡後,可減少相當於中鋼及興達電廠合計一年的粒狀汙染物排放量。
環保局長蔡孟裕表示,高雄市車行揚塵所造成的粒狀汙染物(TSP)約佔了全市的58.3%,而長期性的街道洗掃作業是降低道路塵土量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以往環保局多採用中、大型作業機具針對轄內主要道路執行揚塵洗掃工作,然而因車輛體積限制,僅能洗掃15米路寬以上道路,無法減少這些路段的揚塵汙染。
首創的油電複合動力洗街車,採用8.5噸貨車底盤,車長僅有大型洗街車的二分之一,可深入路寬小的道路。電力馬達使用鎳氫電池,最大扭力33.9kg.m,最大馬力達49ps,表現可比柴油引擎,在洗街車滿水狀態下,亦能輕鬆起步。在低車速行駛的洗街狀況下,以電力馬達驅動車輛,並在車輛減速過程中回充電力,將油耗降至最低。平均油耗約為10公里/公升,較同型車減少40%柴油用量。此外並可設定紅燈停等時自動熄火,進一步降低空汙排放量。
各項數據顯示高市粒狀汙染物持續降低
環保局表示,根據環保署監測資料,高雄市今(2018)年1~11月累積細懸浮微粒(PM2.5)超標達紅色等級的日數,僅有23天,較去年同期40天減少近一半;懸浮微粒(PM10)平均濃度已連續4年符合國家標準,今(2018)年首度所有測站皆達標。 (相關報導: 馬路上一堆三寶、酒駕、台灣交通有多亂?他比較各國道路水準,點出台灣駕駛人最嚴重的問題 | 更多文章 )
各項數據顯示高雄市粒狀汙染物持續降低中,因此環保局除了堅持各項有效措施外,也勇於配合技術創新,持續導入中小型、低污染作業機具,在推動道路塵土去除工作的同時,提供高雄市民更為進步、乾淨的環境。(環保署經費補助,高雄市環保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