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過後,民進黨持續關門檢討,兩周來的低沉後,保英派低調出手護駕,隨著時光滴答流逝,再不久就要再次選舉總統,人民還會買帳嗎?
代理主席林右昌昨說得很好:「民進黨不要再提過去對於民主的貢獻」,長期支持綠營的朋友,都認為此時的民進黨,早已不是創黨當年的民進黨,更多的人認為現在的民進黨,只會權力分贓,理想徹底淪喪。
忘記來時路的艱辛,掌握權力的傲慢
近日彭明敏教授在《悲劇的高潮》一文,指出大多數選民經過專制獨裁,積弊,革命既不可能,都希望蔡英文當選後,應該大刀闊斧,大破大立,台灣才有希望。可惜「轉型正義」、「司法改革」都未看到成績,最近撤銷「政治犯有罪判決」,舉辦「撤銷冤罪」典禮,只是徒具形式,實質空泛。不如更改各地路名,航空公司、國營事業、軍艦名稱來的實在。
彭教授說:選民的期待,與總統的個性和作風之間落差如此之大,是個悲劇。選舉慘敗是此悲劇的高潮。只愛做官軟骨無能的部長與總統皆脫不了關係。總統對於現實的認知落差如此之大,恐怕另一波悲劇的高潮正在醞釀著。
眾人皆醉他獨醒,彭教授是台獨的先知,當之無愧。他在《尊嚴與光榮的孤立》的文中,曾提及三點呼籲:一、國際組織,若不接受「台灣」,為了尊嚴,應予抵制不參加,一些利惠應該犧牲。二、所謂「能見度」,不值得犧牲尊嚴去追求。三、國際機關不願接受「台灣」時,即應抵制不參加,如果因而「孤立」,即是「光榮的孤立」。這樣理性耿直的真知灼見,對照於民進黨在東奧正名公投的懦弱怯步,高下立判。
一昧討好卻佔不到便宜,反而喪失改革良機
由下而上的公共政策,美其名落實民主政治,事實上,審議式民主只適合推動地區型的公共政策,中央政策不能這樣玩,看看兩年半以來,這些搞錯方向的審議式民主,除了討好反對陣營跟拖延成效的藉口外,讓執政黨在教育在轉型正義空轉,裡外皆失而一事無成。

蔡政府過度強調維持現狀,不但違背創黨理念與傳統價值,二度執政後,人民不見轉型正義的執行成效,司法改革不符期待,反而看見民進黨在國際上,努力揹國旗喊口號,讓追隨的人民在困惑中,而無所適從。
反觀虎視眈眈的中國,在這次選後成了幕後大贏家,未來只要持續採取銀彈攻勢,大力支持藍營執政的地方政府,改以買台灣比打台灣更容易的經濟懷柔政策,民進黨要反制就更艱難了!
前瞻政策不得民心
過去陳水扁執政時,朝小野大,但是他繼續完成國民黨後續的各項建設,北二高、高鐵、雪隧、員山分洪道、高雄治水,樣樣都在低於預算的成效下如期完成,政績其實不錯。
現在的蔡政府推出「前瞻」建設,民間卻諷刺為「錢沾」,是地方諸侯在進行分贓作業,砸大錢而不皺眉頭,而且重點都放在西部林林總總的建設,完全忽略嗷嗷待哺的東部治理政策,花東交通聯外長期被擱置的委屈,不是在地人就無法體會,而交通、工作跟醫療的落後,居民並沒有感受政府有心要照顧偏遠地區的基本需求,一切都還是因陋就簡。 (相關報導: 駁新潮流逼宮?段宜康:蔡英文2020選不贏,民進黨內沒人可贏 | 更多文章 )
宜蘭是敗在內政與選材的失策,蔡總統為了挽救宜蘭的選票,前後去了十趟宜蘭,更在選前開出三百億高架鐵路的政治支票,其實蔡總統大概不知道,這三百億若只是用在宜蘭跟羅東之間的鐵道改善,真正的作用,只是舒緩了羅東跟宜蘭的幾個平交道而已,對於東部交通的助益並不大,而且何時施工跟完工還在未定之天,所以人民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