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老屋居民打造一座又一座浪漫且實用的電梯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處長陳建華認為,整建過程、增設電梯最大的挑戰是要整合住戶的聲音。(圖/Pixabay)

臺北市裡30年以上且無電梯的老公寓約有8萬棟,老屋與新城之間,有沒有一種延續的可能,而不是二擇一的兩難局面?答案是:可以!串起老與新之間的是垂直的橋樑——升降電梯。有了電梯,讓很多原本生活在困境與難為的居民恢復活力和朝氣;老屋,也因為電梯,而重獲新風貌。

吉林路上這座「浪漫」的垂直橋樑

在外人看來,老屋汰舊換新,再理所當然不過,但對住在裡頭的人來說,卻是一份深切的情感依歸。吉林路上的一對老夫婦就是這樣從年輕住到年老,原本熟悉的公寓,每天上上下下不曾是問題,但隨著年紀的增長,他們發現這熟悉的空間漸漸成了負擔,感到不知所措,是要如常地每天外出與鄰人接觸,抑或待在家裡,免得疲累不堪。但這對老夫妻並未放棄對生活品質的期待,因此有了裝設電梯的想法,當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獲知後,便派赴建築師前往評估,經過一段協商後讓這棟老宅獲得電梯增設的補助,兩老從此有了上下樓的代步工具,也延續過往可以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出門散步、串門子的美好時光。

吉林豪祥華廈於107年度申請補助、109年度完工,補助經費2,000,000元,左為更新前照片,右為完工後照片。(圖/風傳媒資料照)
吉林豪祥華廈於107年度申請補助、109年度完工,補助經費2,000,000元,左為更新前照片,右為完工後照片。(圖/風傳媒資料照)

而在中正區巷弄裡的環翠名廬C棟社區,屋齡逾30年,但屋況良好,鄰居感情甚篤,年長住戶們都捨不得搬離,為減輕大家上下樓梯的負擔,他們決定尋求增設電梯的補助,而「電梯加碼辦」加速整合方案,讓住戶在老舊公寓裡擁有煥然一新的電梯。

增設電梯受惠的不只是長者,有年輕夫妻與他們嬰兒車裡的新生兒,也有行動不便的居民,這些人都是無電梯公寓的主要居住者,臺北市政府也深諳老舊公寓增設電梯的重要性,因此特別推出「都更五箭」,其中第五箭就是增設「電梯加碼辦」,將補助提高金額至300萬元,佔總工程經費60%,包括補助一樓空間美化。因此,電梯加裝完成後的老公寓都像換了一件外衣,煥然一新。

中山御品於107年度申請補助、109年度完工,補助經費2,000,000元,左為更新前照片,右為完工後照片。(圖/風傳媒資料照)
中山御品於107年度申請補助、109年度完工,補助經費2,000,000元,左為更新前照片,右為完工後照片。(圖/風傳媒資料照)

美觀且實用的電梯 襯托街區的美

在增設電梯上有超過20件實務經驗的建築師王瑞婷,也經常協助住戶請領補助,王瑞婷表示只要六樓以下、屋齡20年以上,並不是單一所有權人、沒有請領其他補助且既有建物不是海砂屋,就能申請以新台幣300萬為上限的補助款,而大部分有設計質感的電梯增設差不多為700萬,算是給予很大的補助。

而過去王瑞婷經手過的這些電梯增設案件,也有一些令她印象深刻的,其一便是位於大安區的青田街,青田街位於交通便利、繁華的商圈,居住在此的住戶有許多退休教授、銀髮族等因年紀增長而上下樓越顯吃力的長輩,但青田街居民感情好,不願意搬離長年深耕的青田街社區,因此在協調下達成共識,並希望電梯的設計可以藉此襯托青田街的美。

另一個故事則是位於金山南路的老夫妻,老先生雖年長但身體硬朗,對於電梯建築品質要求高,也非常專業,致力於與居民的協調上,但在電梯施工期間就因為染疫而離世。 (相關報導: 浴室的矽利康、磁磚縫發霉怎麼清?專家用2個便宜除垢好物,免狂刷迅速消除陳年霉斑 更多文章

王瑞婷和當時的營造廠在期間很努力加快工序,但還是沒有讓老先生能親自搭上電梯,最後還是協力製作了對老先生的感謝牌,並鑲嵌在電梯中,她表示當初其實非常錯愕,因為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麼一天,增設了電梯但業者趕不及使用,原來為市民提供一部實用與美觀的電梯並不容易。

建築師王瑞婷表示在增設過程中有溫暖的,也有令人有些感傷、遺憾的故事,因此她對於每件案子總是親力而為。(圖/風傳媒資料照)
建築師王瑞婷表示在增設過程中有溫暖的,也有令人有些感傷、遺憾的故事,因此她對於每件案子總是親力而為。(圖/風傳媒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