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對異常帳戶的辨識能力,台北富邦銀行與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合作開發鷹眼模型AI偵測專利技術,將無償技術移轉給包含中華郵政公司在內的31家金融機構使用,參與業者須簽署保密協議。這項國內最大規模公私部門攜手打詐行動,將力求識詐率達到六成以上。
台北富邦銀行等32家金融機構、行政院打詐辦公室、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台北市政府警察局、金管會等單位今(16)日共同舉辦鷹眼識詐聯盟誓師大會。北富銀總經理郭倍廷親自出席,致詞時講了個小故事,他在金融業30多年,10年前詐騙還沒那麼盛行,手法就已經很先進。他當時在網路上買了1000多塊的東西,隔一個禮拜接到電話說公司不小心做錯帳,從郭的信用卡扣了3000多塊,希望把錢退還給他。
他當下覺得對方服務很好、還會退錢,於是按照指示到ATM操作金融卡。豈料到了最後,對方問他「你看一下你那個帳戶的餘額有多少?」郭倍廷幽默地自我調侃:「他問我餘額,我那時候才把電話掛掉。」
郭倍廷說,時至今日,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大家的隱憂愈來愈大,臨櫃行員的壓力也很大。「詐騙集團也用我們商標,對商譽的影響也很大。」他並提醒,銀行業經營到現在已經不只是要照顧股東的權益了,還包括讓所有民眾對銀行業、對金融業,重新建立起不會被詐騙的信心,金融業才能持續下去。

鷹眼識詐聯盟催生者之一的台北富邦銀行金融安全部副總經理蔡佩玲表示,鷹眼模型已經取得一項經濟部的新型專利,另外還有發明專利正在公告當中。
鷹眼模型AI偵測專利技術涵蓋50幾種動態交易風險參數,蔡佩玲說,他們從全國詐騙大數據找出特徵點,然後建成模型,「它的功能是可以在被害人被騙之前,平均1個月之前,我們就知道他的帳戶不大對勁。」透過鷹眼模型,金融機構不必動用人工來檢視帳戶,被害人也不必到銀行來,鷹眼模型就可以事先偵測出異常帳戶。
蔡佩玲說,鷹眼模型偵測出的異常帳戶稱為預警帳戶,屬於事前概念;警方接獲民眾報案的帳戶稱為警示帳戶,屬於事後概念。如果鷹眼模型偵測到的異常帳戶可以有六成是知道這些帳戶事後會被騙,那就很厲害了。台北富邦銀行去年啟用鷹眼模型以來,識詐率已經從剛上線時的五成多走高到七成多。
台北富邦銀行今年4月跟13家金融機構合作,上個月又獲得18家金融同業同意加入,除了中華郵政之外,其餘都是商業銀行,包括3家純網銀。蔡佩玲表示,首波合作的13家機構,識詐率比較差的為一成八、兩成,比較好的有四成多、五成多,「我們是希望大家都拉上來,拉上來的好處是我們可以把帳戶事先鎖死,被害人的錢就會保住。」
每一家金融機構的客戶群跟產品線不同,蔡佩玲說,從導入鷹眼模型到落地,最快要四、五個月,完整的周期要6個月,第二波新加入的18家預計今年11月1日開始啟用。 (相關報導: 「不能老被柯P吃豆腐!」陳學聖揭金溥聰直球對決原因:藍白合續篇很快登場 | 更多文章 )
從首波合作發現,導入的業者主要有兩類,一種是這家金融機構本身的建模能力已經很好,導入鷹眼模型後,可以直接優化自家原有模型;另一種是本身沒有可用模型,導入鷹眼模型後,發現比原本的人工作業方式有效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