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新新聞》獨家取得不起訴書,酒麴送中案恐掀金門選戰風暴

陳福海(右)聲稱金酒中國試釀他並不知情;縣府則稱全案由金酒主導。(郭晉瑋攝)

年底金門縣百里侯之爭戰況激烈,爭取連任的無黨籍現任縣長陳福海,面臨國民黨候選人楊鎮浯的強力挑戰。

由於二○一六年底金門酒廠將約一六○○公斤獨門酒麴運往中國東北試釀,引發可能傷害金酒商業利益的重大爭議。這起真相未明、仍持續發酵的金酒東北試釀案,恐將成為影響縣長選戰結果的關鍵變數。

不起訴書與金門縣府說法不一

年營收超過一二○億元的金酒公司,可說是金門縣財政的金雞母,試釀案曝光後,陳福海及縣政府也成為眾矢之的。陳強力否認同意金酒到中國試釀,並稱此事是機要秘書黃世丞逾越權限;縣府官員也出面撇清說,全案是金酒前總經理車正國所核定,且經主動移送司法偵辦後,今年二月金門地檢署也予以不起訴處分。雖然檢方並未起訴金酒承辦人員,看似為金門縣政府說法背書。但《新新聞》獨家取得不起訴書的內容卻顯示,檢方認為不管是《刑法》的業務文書登載不實罪或背信、洩露營業祕密罪,對於非屬主觀故意的過失行為並不成立,因此才未起訴負責帶酒麴到對岸試釀的陳姓、蔡姓兩位金酒員工。不過,檢方也在不起訴書中詳細說明整個金酒試釀案的來龍去脈,顯示與金門縣政府所稱全案是由金酒主導的說法並不一致。按照不起訴書所述,金酒登陸設廠及試釀規畫,從一五年十二月陳福海率團赴中國遼寧省朝陽市考察後,雙方就建設金酒東北分廠等事宜達成初步意向,「東北建廠一案,初步構思以試釀著手,相關落實待金門縣政府決策評估。」不起訴書指出,金門縣政府於一六年二月行文金酒將全案納入研議。到了同年五月二日,金酒公司研發處上簽請示於遼寧省朝陽市及鐵嶺市進行試釀。不過,金酒總經理車正國卻批示「鑑於該區無法製麴,試釀實無意義,應予暫停辦理」,金酒董事長陳永明也批示「暫緩辦理」。

縣府要求金酒重新評估

照理說,在金酒高層否決後,試釀案應該就此打住,不料一六年十月二十日,金門縣政府召開的政策小組第六十五次會議,全案又起死回生。不起訴書中載明,這次會議主持人就是陳福海,該會議決議請金酒公司一個月內提出「大陸東北設廠可行性評估報告」,還要求金酒十月二十六日派人陪同黃世丞等縣府人員,前往廈門與鐵嶺市人員就設廠、試釀等議題進行討論。一六年十一月三日,金門縣政府更直接檢附上述會議結論給金酒,要求從適法性、財務面及可行性進行更深入研析,會辦相關單位後,簽請長官做最後核定。檢方也據此事實,在不起訴書中直接認定「金門縣政府是主動要求金酒公司再次研究至大陸地區設廠之可行性」,後續也才有十一月二十一日金酒研發處再度上簽,提出十二月金酒公司派人攜帶酒麴前往對岸試釀的計畫。不起訴書更透露,研發處簽呈也寫明「本案接洽由縣府黃秘書(黃世丞),協助日期安排等事宜」,這次車正國就未再反對,僅批示「如擬」,而董事長黃景舜則批「閱」。十二月二日金酒放行一六二○公斤酒麴經海運運往中國,並於十二月十二日至一七年一月九日執行試釀作業。

衝擊選情?事關政治誠信

從檢方不起訴書羅列的試釀案過程清楚顯示,金酒高層原本是反對到對岸進行試釀的構想,全案真正的推手其實是金門縣政府。至於陳福海宣稱不知情、未同意的說法,似也禁不起檢驗,因為黃世丞雖在執行面扮演重要角色,但讓試釀案重新啟動的最大關鍵──政策小組第六十五次會議,卻是由陳福海本人親自主持。即使全案未必真有涉及不法,但隨著檢方不起訴書曝光,相關人士的政治誠信必受質疑,對縣長選情恐也將產生難以估算的衝擊。 (相關報導: 捲入陳致中上招待所風波 蔡其雍請辭金門環保局長獲准 更多文章

縣府與酒廠皆不回應

金門縣長陳福海日前在競選總部成立大會上,宣稱對酒麴運往中國並不知情,且全案主動移請檢調調查後,今年2月已獲不起訴處分。但另一位縣長候選人謝宜璋翌日卻呼籲地檢署,釋出不起訴書供民眾閱覽。不起訴書指出,2016年10月20日縣府召開政策小組會議,決定請該公司在1個月內提出設廠可行性評估,並要求派員陪同縣府人員至廈門與中方討論,而該場會議主持人正是陳福海。1個月後金酒公司研發處上簽《東北松遼平原產酒區技術交流計畫》,內容為公司人員攜帶一道用麴700公斤、二道用麴900公斤赴中釀酒。陳福海是否看過這份計畫,攸關他「不知情」之說是否屬實。記者在截稿前,分別去電金門縣長室、金酒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均未能獲得回應。(汪仁玠)➤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