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最近流年不利,日前才因為總公司前投資長宋雲峰力擋子公司「中華投資」投資雲豹能源,導致中華投資總經理丁致彥具名向交通部檢舉愛唱久久投資案,引發高層人事內鬥;去年中華電信MOD豪華餐頻道下架事件,迄今也餘波蕩漾。據了解,監察院為了MOD頻道下架事件,約談中華電信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官員,監委對於MOD頻道下架事件迄今一年多,《MOD營運規章》竟然到今天都尚未完成修訂,認為NCC在MOD的監理上明顯有疏失,上週才被監察院糾正的NCC,未來可能又將面臨糾正命運。
NCC要求中華電信修改MOD營運規章
中華電信MOD家庭豪華餐,去年7月發生「台灣互動」為首的48個頻道大規模下架事件,由於台灣互動負責人王志隆是民進黨黨內派系新潮流的金主,MOD頻道下架事件一度驚動府院高層,因中華電信與台灣互動都認為自己吃虧,雙方最後甚至為了斷訊期間的3000萬斷訊損失由誰買單對簿公堂。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NCC因此要求中華電信修改《MOD營運規章》。
中華電信MOD家庭豪華餐,去年7月發生「台灣互動」為首的48個頻道大規模下架事件。(示意圖,取自中華電信網站)
由於MOD與有線電視性質高度類似,但有線電視頻道變更必須事先向NCC申請「營運計畫變更」,中華電信MOD「家庭豪華餐」卻被歸類為電信加值服務,無需事先向主管機關核備,導致NCC竟然是在合約到期前一天,才被告知中華與台互協商破局。NCC副主委翁柏宗表示,中華電信MOD與有線電視系統,在監理上出現明顯落差,NCC方面已責成業管單位,針對MOD頻道換約,是否該採取較高的監理強度進行檢討。
在「嚴管」的邏輯下,NCC要求中華電信呈報《MOD營運計劃》變更案,並且將該案交由NCC的「有線電視產業政策工作小組」審查。NCC要求MOD「比照」有線電視規管,卻引發了中華電信大反彈。
中華電信反彈 批NCC圖利有線電視
「有線電視系統與頻道代理,是台灣頻道商無法跨平台上架的最大障礙,中華電信MOD卻被頻道牽著鼻子走,一個年營收只有30億元的MOD,竟然得適用300億元有線電視管制強度,NCC根本是在圖利有線電視系統商!」中華電信主管表示。
由於鄭優在MOD下架事件中吃足了台灣互動的排頭,中華電信鐵了心要改變MOD的頻道上下架機制,不僅在總公司下成立直屬的數位匯流事業處,並且大張旗鼓從內外調任近150名人力,還試圖從《固定通信業務管理規則》找出法規的「破口」。
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曾經以「百貨公司不能管專櫃」,形容中華電信MOD必須看頻道商「臉色」的問題。(資料照,柯承惠攝)
據了解,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曾經以「百貨公司不能管專櫃」,形容中華電信MOD必須看頻道商「臉色」的問題,為了加強對「專櫃」的管控,中華電信重新檢視《固定通信業務管理規則》,發現第60-1條針對「多媒體內容傳輸平台」,係要求平台商「不干預頻道節目內容服務提供者之內容服務規劃與組合、銷售方式及費率訂定」,NCC據此要求中華電信不得干預MOD之頻道組合(類似有線電視的「排頻權」),但中華電信認為,該法條僅禁止MOD干預「頻道節目之組合」,並沒有明文禁止中華電信不能組合頻道。
(相關報導:
頻道業者嗆「年底還想不想選舉?」有線電視分組付費確定延後上路
|
更多文章
)
中華電信主管表示,既然NCC在MOD下架事件後準備將MOD的監理強度「比照」有線電視,《MOD營運規章》自然應該比照有線電視的頻道上下架規範,賦予平台業者MOD「排頻權」,該主管強調,中華取得排頻權,只是希望在70萬MOD家庭豪華餐之外,另外組成一個套餐,賦予MOD另組套餐的權力,等於是落實NCC有線電視「分組付費」理念。
有線電視系統商「報復」 MOD節目遭蓋台
更讓中華電信不滿的,是今年9月公共電視首播的《雙城故事》在MOD的蓋台事件。
中華電信主管表示,NCC在2006年的《MOD營運規章》強制要求中華電信提供「無線電視頻道及非商業頻道,利用MOD平台提供收視服務,且不得向用戶另行收費」,無線電視台免費在MOD上架後,電視台竟然可以以部分節目的「新媒體版權」未授權為由,禁止MOD播出。
該主管表示,MOD的無線電視頻道,過去因為「新媒體版權」爭議導致節目遭蓋台事件,從2009年台視《敗犬女王》開始,類似事件早已層出不窮,但是今天遭蓋台的節目是公廣集團的《雙城故事》,公廣集團不同於商業無線電視台,是拿國家編列預算製播節目,提供社會大眾的無差別視聽服務,公廣集團居然可以以該節目未取得「新媒體版權」,就犧牲掉MOD收視戶的權益,「MOD收視戶難道是次等國民嗎?」
中華主管表示,《雙城故事》之所以發生MOD蓋台事件,完全是因為該劇是公視與凱擘影藝合製的戲劇,為了配合凱擘的OTT平台myVideo晚上10點的同步播出,公視竟然就在新媒體版權上讓步,再度暴露出中華電信MOD開放平台「任人宰割」的悲哀。
中華主管表示,為了配合凱擘的OTT平台myVideo晚上10點同步播出《雙城故事》,公視竟然就在新媒體版權上讓步,再度暴露出中華電信MOD開放平台「任人宰割」的悲哀。圖為凱擘大寬頻總公司。(示意圖,取自Google Map)
不過,中華電信透過《MOD營運規章》變更,爭取到「頻道組合」權力,在NCC眼中,卻踩到了廣電三法「黨政軍條款」的紅線。
中華電信規章變更案 踩廣電三法「黨政軍條款」紅線
NCC官員表示,MOD當初之所以被第一屆NCC委員公告為「開放式平台」,最主要的關鍵在於當時有線電視系統業者質疑中華電信具備34%官股背景,經營MOD等於是公然違反「黨政軍不得經營媒體」規定。
該官員表示,第一屆NCC委員當時考量到MOD是多媒體傳輸平台,這項新興媒體技術如果放到《有線廣播電視法》架構下規管,將「必死無疑」,因此才在2007年修改《固定通信業務管理規則》,將多媒體傳輸平台「準用」有線電視相關規定管理,包括MOD上架之頻道,必須取得衛星廣播電視執照等等。
官員表示,多媒體傳輸平台「不干預頻道節目之內容服務規劃與組合」的開放式平台規定,當初就是為中華電信MOD「解套」的法條,現在中華電信卻另行「詮釋」法條文字,主張該法條僅禁止平台業者干預「頻道節目之組合」,並沒有禁止「頻道之組合」,「中華電信這樣主張,有一點過河拆橋的味道!」
NCC官員表示,中華電信送來的《MOD營運規章》變更案,賦予中華電信頻道組合權利,等於是踩到「黨政軍條款」的紅線。(示意圖,取自Solomon203@wikipedia/CC BY 3.0)
「中華電信送來的《MOD營運規章》變更案,賦予中華電信頻道組合權利,等於是踩到『黨政軍條款』的紅線」,官員直言。
NCC:除非黨政軍條款鬆綁,否則難同意MOD排頻權
中華電信與NCC為了《MOD營運規章》一年多來僵持不下,監察委員仉桂美日前為了MOD斷訊事件,約談NCC平台事務處處長陳國龍,赫然發現NCC過去一年居然對於《MOD營運規章》毫無作為,當面質問陳國龍,未來是否會賦予中華電信頻道組合的權利?陳當場回答「不會」。
NCC官員表示,中華電信總是以MOD營收僅30億元,不該適用有線電視300億元的規管強度,但MOD目前收視戶已接近200萬戶,未來如果真的大起來,還是會對系統業者造成威脅;為了避免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的反彈,目前僅能透過《NCC通訊傳播綠皮書》徵詢業界「黨政軍條款」鬆綁的可能。
(相關報導:
頻道業者嗆「年底還想不想選舉?」有線電視分組付費確定延後上路
|
更多文章
)
NCC官員表示,中華電信呈報的《MOD營運規章》,並沒有依據《固定通信業務管理規則》的開放平台精神,NCC方面了解中華電信希望提高MOD的「營運彈性」,但除非「黨政軍條款」鬆綁,否則現階段很難同意MOD的「排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