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點評》藥比黃金貴20倍!除了「窮病」,《我不是藥神》沒提到的中國病灶是…

第55屆金馬獎中,《我不是藥神》一口氣入圍最佳劇情長片、最佳男主角等7大獎項,在入圍的中國電影裡,僅次於張藝謀《影》的12項提名。(電影海報翻攝,澎湃新聞提供)

2018年7月,《我不是藥神》(下稱:《藥神》)在中國上映僅僅4天,便刷破了13億人民幣票房。新銳導演文牧野初試啼聲、一鳴驚人的這部電影,透過平穩紮實的敘事,道出造成百姓長年病痛纏身的,除了中國居高不下的藥價,還有「窮病」。

坐收30億票房、名列中國影史排名第5,就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都對此表示,「抗癌藥是救命藥,不能稅降了價不降。」黨的高度矚目,也讓《藥神》達到一般電影難及的成就。

《藥神》在第55屆金馬獎,一口氣入圍最佳劇情長片、最佳男主角等7大獎項,亮眼成績,已是入圍電影的前段班。

救命藥4萬一罐 為了活命,房子沒了,家人也拖垮了

一名賣印度神油的落魄商人程勇,為了籌措父親的醫藥費,鋌而走險前往印度,替人購買治療慢粒白血病的藥物「格列寧」。在中國,正版藥廠的格列寧,一罐要價4萬人民幣(下同),印度版仿藥,只要500塊,發現到這塊龐大市場的程勇,於是夥同一票白血病患、家屬,做起了走私仿藥的生意。

格列寧的原型是伊馬替尼(Imatinib),商品名格列衛(Glivec),是瑞士諾華公司製造、用於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藥物。根據《人民網》2015年的調查,格列衛在中國售價2萬3000至25800元,美國賣1萬3600元、日本為1萬6440元,韓國則是9720元,中國的售價獨步全球,也讓患者的處境有如困獸。

《我不是藥神》電影劇照。(取自澎湃新聞)
中國的售價獨步全球,也讓患者的處境有如困獸。圖為《藥神》電影劇照。(取自澎湃新聞)

「你們能不能不要再追查印度藥的事兒了!」警察追查程勇時,一名老婦人痛心疾首的喊話,也在網路上被列為共鳴金句:「4萬塊1瓶,我病了3年,為了買藥,房子沒了,家人也拖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痛至深處的吶喊,正點出了中國醫保制度下,一人生病全家倒的慘況。

「我不是藥神!」 由虛構跨回真實的戲外戲

事實上,《藥神》的故事其來有自,奠基於2015年真人實事的「陸勇案」。陸勇是一家紡織工廠的老闆,在診斷出慢粒白血病後,也加入服用格列衛的行列。然而小小一罐正版藥,售價超過2萬,讓陸勇直嘆:「比黃金貴20倍」,2年下來,原本小康的家境,差點被活生生吃垮。

2004年,陸勇在網路上得知了印度版格列衛,價格是原版的8分之1,實際服用、確認並無問題後,陸勇推己及人,把訊息在病友群組裡廣傳,並協助代購,如此行為,也讓他獲得「藥俠」美名。

《藥神》的故事其來有自,奠基於2015年真人實事的「陸勇案」。陸勇是一家紡織工廠的老闆,在診斷出慢粒白血病後,也加入服用格列衛的行列,然而正版藥小小一罐要價超過2萬,讓陸勇直嘆:「比黃金貴20倍」。(翻攝自Youtube影片畫面)
《藥神》的故事其來有自,奠基於2015年真人實事的「陸勇案」。圖為陸勇。(翻攝自Youtube影片畫面)

為了避免境外匯款手續,陸勇上網買了3張信用卡,這卻埋下了未爆彈。2013年,湖南警方在查辦網路信用卡販賣團集團時,意外發現陸勇代購仿藥的行為,法院並以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涉嫌銷售假藥罪,對他提起公訴。

在陸勇被逮捕後,數百名曾受過幫助的病友聯名上書,請求當局撤銷起訴,最終陸勇僅在看守所關了135天,便被檢方宣布不予起訴。

初衷本是救人的陸勇,對自己在《藥神》裡的貪財鬼形象,始終耿耿於懷;儘管製片方曾向他解釋,如此改動能將人物塑造得更豐滿、對觀眾更具吸引力,但陸勇顯然不買單。 (相關報導: 【金馬獎第55屆入圍】最佳導演全落空 包辦最佳新演員 台灣電影怎麼了? 更多文章

在《藥神》預告片首度曝光後,陸勇便於微博發表聲明,表示自己並未因本片賺到任何一毛錢,而後面對媒體採訪,更表示:「程勇除了『勇』字和我一樣,其它哪都不一樣」,再三強調,自己沒有透過賣藥賺錢,更沒有對抗法律。有形無形間,陸勇「並不想當救世主」的澄清,反而讓《我不是藥神》這個片名更加跨入真實,同時也是諷刺的另一個境界。

《我不是藥神》電影劇照。(取自澎湃新聞)
陸勇的澄清,反而讓《我不是藥神》更加跨入真實,同時也是諷刺的另一個境界。圖為《藥神》電影劇照。(取自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