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綠石交易所(JPEX)因有存戶無法「出金」提取存款,引發證券監管部門與警察聯合調查,且有波及台灣之勢,引起廣泛議論。
香港執法部門表示,這起「串謀詐騙」案件有超過2000人報警聲稱受害,涉及金額13億港元(1.66億美元;11.93億元人民幣;53.15億元新台幣)。目前已被拘捕的11名犯罪嫌疑人中不乏網路紅人(KOL)。一名替該交易所代言的台灣網紅表示願意配合調查。
證券監管部門公開表明JPEX並無凖照,但JPEX反指香港特區政府有關部門「誹謗」,並宣稱將「堅定不移地繼續營運」。
數位經濟評論人士對BBC中文指出,執法部門現有搜查手段恐難以阻止不法虛擬金融平台運作,既有法律法規也難以保障儲戶免受損失。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說:「究竟它們是在哪裡運營當中呢?因為那些基本上是個網站平台,有時候是很難依靠政府當局搜查等來制止它們的運作。互聯網世界始終是有點不一樣。」
JPEX案旋即被一些香港媒體稱為「史上最大金融詐騙案」,但若將其他集資詐騙也計算在內的話,則要算1980年代,橫跨香港與馬來西亞等地的佳寧集團貪污腐敗及詐騙案。香港廉政公署耗時17年調查該案,涉案金額達66億港元。
JPEX事件如何爆發?警方與平台都怎麼說?
JPEX在其網站介紹,該公司成立於2020年,自稱是「面向全球的數字(數位)資產加密交易平台」,並宣稱已取得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相關金融證照。網站稱其「營運總部」設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最大城市杜拜(Dubai),又稱要在澳大利亞雪梨設立「研發總部」。
JPEX在香港大量投放實體廣告,包括辦公樓與購物中心外牆、巴士車身、港鐵公司(MTR)車站等。一些戶外大型廣告上更大字標示該公司為「日本加密貨幣交易所」。
演藝圈與網路紅人也是JPEX的重要宣傳渠道。香港演員張智霖曾為JPEX拍攝電視廣告,有份宣傳的網紅則以曾是執業大律師與保險經紀的林作,以及網路影片製作者陳怡(本名陳穎怡)最為人所知。
2022年3月,JPEX宣佈擬推出聯營信用卡,不久國際信用卡公司Visa公開否認與JPEX有任何合作。
2022年7月,負責金融執法工作的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將JPEX兩家關聯公司列入「無牌公司及可疑網站名單」,但並未採取進一步行動。同年11月,世界數位資產行業巨頭FTX公司申請破產,敲響全球加密貨幣行業警鐘。
5月26日,新監管制度即將生效之際,JPEX在香港發動一輪街頭宣傳活動,期間開始使用「綠石交易所」中文名稱。
7月初,知名社交平台香港連登討論區(LIHKG)有網民宣稱,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JPEX用戶試圖「出金」不果,被邀請到香港辦理,入境後遭伏擊。中國香港警察隨後證實就此事通緝四人。JPEX崩盤傳言開始擴散。
在近乎同一時間,林作在社交媒體上宣稱已「申請成為JPEX合伙人」,並在7月底舉辦公開講座。香港《明報》報道,林作在活動上推薦了JPEX與一些虛擬加密貨幣。8月,證監會不點名警告公眾有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經營手法不當。
9月13日,證監會點名警告JPEX以及「向香港公眾積極推廣JPEX的人士和找換店」涉及至少六項可疑經營手法。翌日,JPEX宣稱因應證監會聲明而須調整業務,決定上調提幣手續費,一些用戶繼而在網上張貼交易畫面,稱每次提款額度被限制在1000 USDT,須支付999 USDT手續費,即提取金額近乎被手續費全數抵消。
兩天後,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實際上的央行——公開呼籲民眾「小心聲稱為『銀行』或聲稱其產品為『存款』的虛擬資產機構」。證監會此時宣佈,JPEX事件可能涉及詐騙,已轉介警察跟進。9月17日,JPEX聲稱遭第三方鎖定資金,宣佈自18日凌晨「下架理財頁面的所有交易」。
9月18日,香港警察商業罪案調查科採取行動,拘捕八人,其中包括林作和陳怡,又搜查了多家「加密貨幣找換店」。出身自警察系統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對媒體記者說:「這次事件反映出有欺詐成分,所以警方立即採取行動,以涉嫌欺詐拘捕了有關人士。」
警察商罪科與證監會19日聯合召開記者會。證監會代表稱曾發出21封警告信,要求受函者停止宣傳JPEX,而這包括了首八名被捕人士,又稱在13日發警告聲明前,JPEX從未與證監會有任何聯絡;警察代表稱有涉案人員標榜「天天賺錢」,以分享展示名車、奢飾品招徠,而JPEX本身發行的一款虛擬貨幣JPC只能在其平台交易,「根本不值錢」。

證監會20日晚稱,JPEX「公開其與本會法規執行部之間的機密通信」,違反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和《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的保密條文。相關法律規定,違反保密屬刑事犯罪行為,經法庭定罪,最高可被監禁兩年,並處罰款100萬港元。
據香港媒體稱以「JPEX代言人」拍攝廣告的張智霖,其經理人稱廣告於2022年中完成拍攝後,已書面要求JPEX在取得香港運營凖照之前不能使用張智霖宣傳,又稱將保留追究JPEX權利。
香港媒體記者還把目光放在另一位演員兼模特莊思敏身上。她在拘捕行動發生時身處馬來西亞,又曾宣稱自己也是受害者。記者追問香港警察會否將她引渡回港,警方稱若涉事人在港犯法,絕對會將其從外地引渡回港。莊思敏對《明報》稱將交律師處理,並保留追究權利,目前未知此說法是針對執法部門還是媒體記者。
「臉書」(Facebook)上不難找到宣稱是「JPEX苦主」的群組,媒體也爭相追訪受害人,當中有受害者提出出「連地鐵站都有廣告」是讓其放下戒心的原因之一。網路評論人士馮睎乾直斥港鐵公司為「JPEX最強宣傳平台」,文章獲得3700多人點讚,400多人轉發。
JPEX在其官網首頁列出了一批「傳媒」,其中便包括了港鐵公司及其澳大利亞悉尼分公司MTS。
港鐵公司答覆BBC中文電郵查詢稱,港鐵廣告由代理公司承包,「自2022年6月起,港鐵網路內再沒有JPEX的廣告」。
「我們留意到相關監管部門今天(19日)提到,是自去年7月起將 JPEX列入可疑名單。報道亦提及當局及後修訂相關條例,將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納入規管,相關修訂是在今年6月1日起生效。」
港鐵公司是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持有控股股權的上市公司,但在「一國兩制」下,港鐵並不屬於受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委員會監管的地方國有企業。
JPEX事件如何波及台灣……甚至新加坡?
香港警察抓捕JPEX相關人員的消息迅速傳到台灣,更被一些媒體形容為一起「割韭菜」事件。但JPEX另一位已知代言人是台灣歌手陳零九,使案件與台灣多了一重直接關聯。
香港證監會9月13日公開警告JPEX運營問題後,台灣加密貨幣資訊平台區塊客透露,位於台北東區、樓高13層的亞洲區塊鏈大樓人去樓空。另有博主貼出據稱是大樓業主的公告稱,大樓遭JPEX「惡意搬離」,業主企業「將與其他受害者共同向該交易所求償」。
台灣媒體同時指出,JPEX曾在台灣舉辦拳賽,參加者包括香港電競名人鐘培生。鐘培生曾與林作對打,事情佔據娛樂新聞版面多時。
至於陳零九,他在15日晚間發佈Instagram限時動態稱:「知悉JPEX事件後,想幫忙了解情況,但目前已聯繫不上JPEX相關人士,其他細節公司正在處理中,相關單位如有調查需要,我方全力配合。」
台灣媒體與虛擬貨幣相關網紅還同時注意到發生在新加坡的事態發展:JPEX本來參加了新加坡「Token2049」研討會,其展覽攤位在香港證監會公開警告後似乎遭到遺棄。
JPEX被查影響香港推進虛擬資產中心建設嗎?
本身是律師的香港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江玉歡對香港媒體稱,既然JPEX能在香港投放廣告或透過虛擬貨幣找換店廣泛宣傳,則此類廣告與找換店都該成為證監會的關注範圍。她認為特區當局該釐清證監會權責,若投資生態與監管制度仍未就緒,則香港不應急於發展新的投資產品。

香港證監會旗下組織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在宣傳新監管架構時強調,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從此將要像傳統金融機構一樣遵守各方面的監管規定,讓投資者利益得到保障,但虛擬資產屬高風險產品,投資者應小心考慮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能否理解虛擬資產的特性與風險。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對BBC中文說,有了新監管制度,遇事時能找出負責人的話,「追責啊,賠償啊,都能有個著落」,「當然這不代表有監管便完全不會有事」。
方保僑說:「我覺得虛擬貨幣的存在價值是有的,因為始終你能看到全世界都在運行著。」
數字貨幣並非源於國家政府發行的傳統貨幣,但中國起碼自2019年起已明確將爭取在數字貨幣行業的領導地位視為國策,香港也在2022年10月發表《有關虛擬資產在港發展的政策宣言》,被立法會議員視為向全球展示了特區政府推動香港成為「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願景。
中國政府駐港機關控制的《大公報》發表社評稱:「虛擬經濟是新興事物,有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今次事件是一個插曲,也堪稱一副清醒劑,不會影響香港推動金融創新的計劃,但會讓特區政府更加深入地了解金融創新的風險和挑戰,未來還有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