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零組件國產化產業聯盟 全力推動台灣能源轉型

陳建仁(中)表示,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好的風場及離岸風電開發環境,一定要積極以風力發電推動能源轉型。(圖/中鋼公司提供)

中鋼公司及金屬中心於今(3)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離岸風電零組件國產化產業聯盟Wind-Team供應商大會」,與會貴賓包括副總統陳建仁、經濟部次長龔明鑫、金屬中心董事長林仁益、國營會副主委吳豐盛、風力發電產業協會理事長林秋豐,以及風場開發商、風機系統商和國內60餘家績優的機電系統與零組件製造公司,共約210人出席此一盛會。

陳建仁致詞時表示,離岸風電是再生能源的重要生力軍,台灣擁有全世界公認最好的風場及離岸風電開發環境,面對上天賜予這麼好的禮物,一定要把握機會積極透過風力發電推動能源轉型。政府推動的「5+2產業創新」中,「綠能科技」涵蓋的領域相當廣,要克服的問題也比較艱難,但目前已成功吸引全球兩大風機系統商、五大風場開發商來臺投資。台灣離岸風電產業所形成的四大供應體系,分別由中鋼及台船帶領國內廠商,以國家隊的模式進行產業整合,推動國內風機系統、海事工程、水下基礎、機電工程等產業鏈的合作。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國內業者可以建立技術能量,帶動國內離岸風電產業在地化。

打造台灣成離岸風電亞太供應鏈先驅

龔明鑫致詞時提及,今年陸續完成離岸風電核配容量的遴選及競價,風場開發商即將依核定的併網時程,在今年及明年的11月15日前,向政府提出落實風電產業在地化的產業關聯執行方案,相關在地化項目是台灣風電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Wind-Team的角色,係協助國內零組件廠商提升產品品質、成本、交期的能力,以進入風機的供應鏈。Wind-Team的60幾家廠商亦是國家的精銳部隊,希望中鋼繼續帶領國家隊,替台灣離岸風電產業開疆闢土。

翁朝棟則指出,中鋼及金屬中心在經濟部的指導下,於105年召集國內15家績優的機電系統與零組件製造公司,舉行「離岸風電零組件國產化產業聯盟Wind-Team」啟始會議,兩年來配合能源局及工業局所推動的風電產業政策,以及經濟部擴大國內廠商參與在地化的指示,至今Wind-Team成員,包括中鋼在內,共有24家Tier 1子系統商與40家Tier 2廠商,將與風場開發商及風機系統商,一起攜手投入台灣的離岸風電市場。此外,中鋼已通過能源局的風場遴選機制,取得29號風場的開發權,預訂於2024年完成併網發電,並全力配合政府推動風電產業在地化政策。此外,今天的大會也代表Wind-Team產業聯盟所推動風機零組件與水下基礎在地化的工作,將進入實質推進階段,明確來落實及帶動國內外廠商在台建廠、產品開發等各項投資計畫,使台灣成為離岸風電亞太供應鏈先驅。 (相關報導: 日本小7無極限!新概念店用上90種「超讚新科技」,自己發電、蓄電超環保! 更多文章

其中,中鋼除與金屬中心攜手媒合Wind-Team廠商與風機系統商洽談合作之外,另負責水下基礎模組供應,中鋼已成立興達海基公司,將投資68億在興達港建立專業生產線,預計2019年完成建廠,未來將與14家本土供應鏈廠商合作,提供2021年起風場開發所需的水下基礎模組,務實展開離岸風電在地化相關工作。今天大會的舉行,代表Wind-Team產業聯盟所推動風機零組件與水下基礎在地化的工作,將進入實質推進階段,明確來落實及帶動國內外廠商在台建廠、產品開發等各項投資計畫,使台灣成為離岸風電亞太供應鏈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