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能打贏,最大英雄不是諸葛亮!他戰略戰技超強,卻被誤會了近兩千年

赤壁之戰是東漢末年曹操南攻荊州之戰役。圖為電影赤壁劇照。(圖/取自IMDb)
(圖/商周出版提供)
赤壁大戰中,吳蜀聯軍真正的A是誰?(圖/商周出版提供)

圖解

三國時代著名的赤壁大戰中,兩軍對戰,一方是挑戰方的魏軍,魏軍的領軍者A很清楚,當然是大權在握的曹操,他已經連續打了無數場勝仗,志得意滿。這次率領號稱80餘萬大軍, 浩浩蕩蕩沿長江南下,想一舉消滅心頭之恨的蜀國劉備與吳國孫權。他「瀟灑臨江,橫槊賦詩」,不可一世,意氣風發。他的C正是漢獻帝,但,他根本不理C,是為史上著名的「子以令諸侯」實例。

迎戰方的吳蜀聯軍真正的A是誰呢?是諸葛亮?劉備?孫權?或周瑜?這個倉促成軍的吳蜀聯軍,如果連角色與責任都分不清楚,是不可能打贏正連勝中還大舉入侵的曹操大軍的。

商場如戰場,我們這些後世商人們,能從這場大戰中學到些什麼?

你想到吳蜀聯軍的A是誰了嗎?請繼續看下面故事。

故事

赤壁之戰是漢朝末年三國時代一場最為驚心動魄的戰爭, 你知道戰事如何布局?懷疑過領導吳蜀聯軍應戰的當責者A是誰嗎?別被章回小說《三國演義》及各種電視影劇或電子遊戲弄得真假不分,讓真相撲朔迷離了。戰爭是影響著幾十萬人乃至家國生死存亡的,是比商場競爭嚴峻多了,所以戰場常是商場人學習的對象。彼得.杜拉克很早期就在研究戰爭,並從其中悟出了許多管理上的大小道理; 美國西點軍校也是名家們公認為美國商界、軍界,乃至政界培養出最多領導人才的地方。

迎戰方的蜀國積弱已久,劉備連敗了十幾場仗,已無力獨立對抗,於是派了諸葛亮前往東吳陣營,想說服並聯合吳主孫權共同對抗強敵。吳國的主和派與主戰派正深陷爭論中,主和派還佔有優勢,只有周瑜和魯肅力主一戰,還稱可贏。此番再加上蜀國諸葛亮獻策,終於說服了吳主孫權。據傳,在會議現場,孫權當場抽出佩刀,奮力砍下桌角,說:還有誰要主張求和的,就如同此桌角!於是,再無雜音,聯軍成立,一致抗敵。

那麼,迎戰曹魏大軍的吳蜀聯軍的領軍者A 是誰?肯定不是《三國演義》中神氣活現的諸葛亮或劉備,而是不折不扣的東吳大將周瑜。周瑜是赤壁大戰得勝的大英雄,可惜被小說與民間故事污衊了近兩千年。

吳國大老闆孫權決定聯合蜀國一戰後,即任命了智勇大將周瑜為大都督主持戰事,自己則退而為C,進一步思考布局萬一敗戰後的戰略與戰術了。

周瑜其實苦思、苦練對策與戰術很久了,他組成了如上圖中的R1、R2、R3⋯⋯團隊後,也向大老闆的孫權要資源。周瑜說:給我5萬精兵,我可以打敗曹操號稱有80萬、實際只是22萬的水陸大軍。哇!不被虛假數據嚇到,膽敢以5萬對22萬, 還稱必勝,這是何等氣魄,這戰事可關係著吳蜀兩國存亡。

孫權也如同現代企業的許多老闆們一般,也是很難給足資源。他只給了3萬,吳國的其他精兵大老闆則另有布局。周瑜於是湊合劉備已敗戰連連的殘兵敗將約2萬人,湊足了5萬人的兵力。所以,三國演義中描述的神勇無比含有五虎將的劉備大軍,在赤壁大戰中事實上只合成了周瑜的一個R,如上圖所示。也神勇無比的諸葛亮應可算是周瑜的C3,當然同時也是劉備自己軍團內的大C1了。 (相關報導: 古代女子沒有胸罩,該如何避免激凸?古人作法超聰明,不怕被陌生男子偷看 更多文章

於是,赤壁大戰的雙方陣勢就如此這般地展開了。

值得談一下的是周瑜屬下名將們:R1程普不只是名將,也是老將,與孫權家族關係更是匪淺,但還是被周瑜收服,程普後來說,在周瑜下面工作「如飲老酒」。R2的甘寧,桀傲不馴,驍勇善戰卻也自認不凡,很難搞定的。R3黃蓋是大將之才,也總是三國演義污衊的對象。R4呂蒙原屬純武將,但在周瑜調教下已然允文允武,讓人刮目相看─是成語「已非吳下阿蒙」故事的發源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