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教育」,由教師錄製上課內容,上傳到教育平台,提供全美國人免費自由學習。2006年國立交通大學引進台灣,成為國內開放教育領域翹楚,吸引有意向學的老師、學生及社會大眾可以自由學習,有些學分甚至可獲交大、台大等校認證,深受歡迎。交大將於21日邀請全球開放教育聯盟教授James Glapa-Grossklag來台,在「2018臺灣開放式課程暨教育研討會」,分享開放教育的發展及執行。
「開放教育平台」肩負起消弭「數位落差」的社會責任
交大開放教育推動中心主任李大偉說表示,這個平台就是提供學有專精的學者專家在這平台「扶大家一把!」開放教育平台,除了鼓勵自主學習,更重要是擔負起頂尖大學弭平「數位落差」的社會責任,像有些高中生通過課程認證後,將來若讀交大或其他學校,也可以免修該科學分,省下許多時間。
這次交大、台大及臺灣開放式課程暨教育聯盟共同舉辦研討會,邀請全球開放教育聯盟前理事James Glapa-Grossklag教授來臺分享美國麻省理工、哈佛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名校,解構各大學如何規劃與經營開放教育,並提供執行經驗供臺灣參考。
此次打造台灣「可汗學院」聞名華人圈的誠致教育基金會方新舟,是一個成功企業家,也創辦誠致教育基金會、建立均一教育平台,投入教育改革的方新舟將以自身從營利組織轉換到非營利組織的經驗,來看翻轉台灣教育的新契機。
交大指出,開放文化基金會法制顧問林誠夏長期從事公眾授權模式的研究,並協助各界參與者釐清Open Source、Open Data及CC授權等公眾授權應用問題,一直為政府部門所倚重。本次研討會將邀請林誠夏說明CC授權與CLA貢獻模式,可協助釐清兩者授權間之差異,並讓大家更加瞭解如何利用合適授權模式推動開放教育。

在開放教育的授課部分,研討會以「人人都是金牌得主-開放教育課程設計」主題,邀請最夯的磨課師高雄餐旅大學林致信老師、宜蘭大學陳復老師,以跳脫傳統的授課經驗,帶領大家更容易進入開放教育課程設計的領域,也是不容錯過。 (相關報導: 「我的太太是日本人...啊糟了,是中國人才對啦!」把夫人國籍搞錯的英國外交大臣杭特 | 更多文章 )
交大指出,第一屆全國開放教育優良課程教師,包括:清華大學朱曉海、高雄餐旅大學屠國城、慈濟大學賴尚志、臺灣海洋大學周祥順、淡江大學張志勇、臺北藝術大學盧文雅等名師經驗分享,以不同角度跟大家分享課程及心路歷程,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參與,報名網址:http://ocw.nctu.edu.tw/或www.tocwc.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