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於中秋節期間除了依傳統習俗食用月餅、柚子等應景食品外,更少不了其它農漁產品的搭配,新北市政府農業局為落實食安五環改革政策及執行「未上市水產品產地監測計畫」,針對轄內養殖及捕撈漁業執行上市前水產品及養殖用生物餌料抽驗,中秋節前共計抽驗35件,檢驗結果全數合格。
新北水產政府把關 定期訪查、宣導安全用藥
農業局表示,為使民眾食的安心,每年執行「未上市水產品產地監測」計畫,針對轄內養殖戶(包含陸上魚塭及淺海養殖)進行上市前水產品抽驗工作。今(107)年為落實食安五環改革政策—提升查驗頻度,規劃全年度抽驗125件轄內捕撈、養殖生產水產品及養殖所使用的生物餌料,防止違反衛生安全規定之水產品流入市面,並針對轄內養殖戶按養殖生物放養時間及產期進行定期訪查、宣導安全用藥。
中秋節前抽驗轄內養殖、捕撈水產品及養殖用生物餌料,包括鱒魚、鱸魚、鱘龍魚、九孔及鮑魚等共計35件水產品及生物餌料,分別依食品安全相關法規進行藥物殘留及重金屬殘留分析,結果均合乎衛生福利部發布之「水產動物類衛生標準」、「動物用藥殘留標準」及「一般食品衛生標準」。 (相關報導: 中秋節過後燒炭自殺者增多?衛福部官員建議:改掉燒炭烤肉的習慣! | 更多文章 )
農業局再次提醒養殖戶,務必遵守水產動物用藥品使用規範,合理使用水產動物用藥品,並遵守停藥期限制,千萬不可使用不合法藥品。針對抽驗不合格養殖戶,會立即依消費者保護法至養殖現場進行移動管制,並按動物用藥品管理法第40-2條規定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管制期間其養殖水產品不得販售上市,經複驗合格後才會解除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