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本朋友們喜歡台灣的理由千奇百怪,其中一個是台灣會放颱風假。縱使他們明明知道颱風來並不是件好事,放假也是迫不得已的結果,可是每當他們第一次知道台灣從公司到學校會放颱風假時,都還是忍不住透露出羨慕之情。
確實日本向來沒有放颱風假的習慣。不過,近幾年比較有人性的公司行號,會在颱風來的當日,彈性地宣布延後或提早下班,亦算是有了改變。
日本不放颱風假,其中一個原因是放假與否的判斷,向來由各家公司自行決定,不會是由政府統一規定。企業為商業考量,當然不會輕易宣布停班,尤其是規模越大的公司越是不可能。久而久之,日本人便有一種觀念——颱風天雖然會影響交通,但怎麼抵達公司,是你自己要去解決的問題。意思就是你明知道會遲到,那就應該更早出門。你不提早出門而到不了公司,就代表你沒把公司放在心上。
但是另一個不放颱風假的理由,我想才是主因。那就是一直以來,日本尤其是東京或大阪這樣的大都會,颱風的強度和嚴重性都遠比台灣來得低。許多住在東京的台灣人都知道,每次說颱風會襲擊東京,但看在我們眼中,那實在稱不上颱風。
然而,這都是「以前」的事了。極端氣候的影響,這一兩年來,各種氣象的狀態明顯得變得比以前更激烈、更頻繁,力道越來越大,造成的災害也總是一次又一次超乎遠有的預想。
燕子颱風(颱風21號)襲擊西日本,縱使氣象預報警告大家是個超級強颱,但誰也沒料到會是這麼嚴重的結果。從大阪、兵庫、和歌山、滋賀、京都、奈良的近畿六府縣,到福井和三重,總計有218萬3千戶停電。在颱風走後的隔天,尚有53萬5千戶仍未恢復通電。關西電力公司社長說,這是平成年間最嚴重的一次受害,大部分可在三天內搶修好,但全部恢復恐怕需要一週。
最令人怵目驚心的是關西機場慘狀。大水淹掉機場的飛機跑道,從市區到機場唯一的聯絡橋被郵輪撞毀,導致有五千名旅客動彈不得,滯留機場一夜。關西機場暫停起降,影響國外旅客進出,想當然重創了大阪觀光業。關西某旅行社負責人小西宏明表示:「關空(關西機場)癱瘓的話,來關西的外國觀光等於也就沒了。好不容易前陣子才從大阪北部的地震影響中走出,現在又再來一擊。」對於關西經濟的打擊,憂心忡忡。
但到底為何關西機場會淹水淹得這麼嚴重呢?其實,關西機場一直都藏著潛在的危機。1994年竣工的關西機場,當年號稱是史上未有的海埔新生地機場。根據機場營運人員表示,因為是人工填海而成的陸地,關西機場始終面臨地層下陷的困境。自從機場啟用以來,工程第一期的人工島已下沉了3.43公尺,第二期的人工島也下沉了4.14公尺。 (相關報導: 【張維中專欄】日本人搭飛機必坐走道旁,不然全程都難受!旅日作家揭奇特的日本民族性… | 更多文章 )
這次跑道淹水的一期人工島,事實上已比海平面高出五公尺,防波堤更在這上面又高出2.7公尺。這高度已比預期會發生的南海大地震海嘯高度,還要高出1.7公尺了。關西機場相關人員曾說:「五十年才會有一次的高波,也可以抵擋無虞。」結果,颱風帶來的大浪(還並非是地震引起的海嘯)卻還是把跑道給淹沒了。機場雖然有排水設施,但大潮導致排水機能喪失,最終無法有效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