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颱海葵今(4)日上午二度出海後,強度減弱並略加速朝西往澎湖南部海域移動,未來登陸中國福建沿海。這次海葵的路徑預測不斷修改,不但路徑修正逾500公里,還「二次登陸」。對此,天氣風險公司點出海葵預報「一日三變」的原因,主要是海葵附近有強颱蘇拉、熱帶風暴鴻雁,加上西南季風,共組大型的季風低壓帶,各低壓相互牽引,引導力量複雜,導致預報模式出現大幅變化。
輕颱海葵現況:
中心位置:4日15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23.1度,東經119.3度,即在澎湖的南南西方約60公里之處;前進方向:以每小時12轉8公里速度,向西北西轉西進行;中心氣壓:985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25公尺(約每小時90公里),相當於10級風;瞬間之最大陣風:瞬間最大陣風每秒33公尺(約每小時119公里),相當於12級風;暴風半徑:七級風平均暴風半徑120公里;(西北側130公里、東北側130公里、西南側110公里、東南側90公里);十級風平均暴風半徑-公里。
颱風預測:
預測明(5)日14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23.7度,東經116.9度,即在金門的西南西方約170公里之處。
目前輕颱海葵加速向西移動,除在宜花東、高屏還有些較大的雨勢外,海葵對我們整體的影響趨於緩和。不過,明日還是有些外圍環流的影響,6日後回到午後雷陣雨的天氣型態。而「天氣風險公司」也點出輕颱海葵預報「一日三變」的原因,主要是8月31日至9月1日,颱風預報路徑從原本的台灣北部外海通過,一路修正到登陸、甚至有接近巴士海峽的路徑。而海葵的導引氣流與我們熟知的、比較單純的太平洋高壓不同,當時海葵附近有強颱蘇拉、熱帶風暴鴻雁,加上西南季風,共組一個大型的「季風低壓帶」。
海葵的路徑跟隨大型低壓帶的位置來調整,而且各個低壓互相牽引,導引力量非常複雜,也造成預報模式有大幅的變化。
海葵是怪颱、奇颱嗎?
「天氣風險公司」指出,在9月1日曾一度有許多模式預測海葵進入台灣海峽後將「定桿」,或甚至回馬槍北轉。若當時預測的路徑成真,那真的沒有相似路徑的颱風,可成怪颱。所幸最後海葵順利通過台灣,把怪颱留在預測模式中。
海葵的颱風中心3日晚間出海後滯留打轉,今日清晨4時,颱風中心又碰觸高雄沿岸,形成少見的「二次登陸」。對此,天氣風險公司表示,是否為二次登陸,要由中央氣象局認定,甚至可能要事後才能研究判定。而二次登陸是很罕見的紀錄,但對實際風雨並沒有影響。至於颱風中心在通過中央山脈後,低層環流重整並滯留、打轉,這並不是少見的現象,2015年的蘇迪勒颱風,就在嘉南外海滯留打轉長達12小時,才開始往原本的西行路徑移動。「天氣風險公司」也說,近期屬颱風季,低壓帶也算是活躍,不穩定的天氣狀況加上詭變的颱風路徑,「讓許多氣象人員累癱。」
第13號颱風鴛鴦即將生成
氣象局今日表示,今日上午第14號熱帶低壓生成,最快可能在明日增強為今年第13號颱風鴛鴦,依目前資料預測將朝日本南方海面前進,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該熱帶低壓4日8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20.1度,東經129.9度,以每小時11公里速度,向北進行;中心氣壓1004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12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20公尺。 (相關報導: 不斷更新》颱風海葵挾狂風豪雨登陸台灣!全台各地停班停課資訊一次看,這2天風雨最大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邱苡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