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兔年鬼月免驚!全台最高大士爺鎮守228年 小港龍湖廟大士爺今開光點眼

大士爺遶境、入廟、安座、開光點眼儀式中,由高市文化局副局長林尚瑛、立委賴瑞隆、市議員曾麗燕、龍湖廟董事長李文洲與董監事及紳逾百人,見證這場「港仔墘」百年普渡盛事。(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擁有228年歷史的高雄市小港龍湖廟,為全台最早專祀大士爺(普渡公)的廟宇。廟方百年來循古禮於今(29)至31日,舉辦為期三天的大士爺祭典;文化局副局長林尚瑛表示,祭典特色除聘請國家級糊紙藝術師傅陳志良,打造全台最高(5.2公尺座像)、最大紙糊大士爺外,透過所轄鄉里具「六公全」資格的主會首率領,由「八首頭」代表廟方邀請境內好兄弟參加普渡盛宴,在大士爺與眾神庇佑下早日離苦得樂,並保佑鄰里平安順利。

今日大士爺遶境、入廟、安座、開光點眼儀式中,由高雄市文化局、歷史博物館、立委賴瑞隆、市議員曾麗燕、里鄰長、廟方董監事與地方仕紳逾百人,共同見證這場「港仔墘」百年普渡盛事。龍湖廟董事長李文洲也籲請大眾以行動共同守護及珍惜這項寶貴的民俗文化資產。

賴瑞隆表示,感謝小港龍湖廟、里長、地方士紳、民意代表及信徒的全心投入,讓今年士爺祭典活動圓滿成功。小港龍湖廟大士爺普渡祭典和基隆雞籠中元祭、嘉義民雄大士爺文化季為國內三大普渡祭典。未來持續爭取納入中元文化祭的概念及活動規模,透過政府支持記載及保留的文化活動,讓更多國人朋友參與,並了解其歷史宗教背景及意義。李文洲表示,大士爺與高雄小港居民的緣分,據學者查得史料指出,最早可溯及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28年。百年來,廟方遵循傳統祭儀:串(貫)金、換衫、路頭帖、挫燈篙、迎大士(遶境)、安座、開光點眼、放水燈、公筵、五更早朝、燈篙豎旗、午供、打水狀、入醮、普渡、坐座與普施、恭送大士及安座等,提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必能得大士爺庇佑。

小港龍湖廟獨有特色,更勝基隆鷄籠中元祭與嘉義民雄大士爺文化祭

李文洲說:「有別於基隆雞籠中元祭每年由各姓氏宗親會輪值主普,我們是找具有傳統「六公全」資格且家庭圓滿的主會首,率八大首頭(主會首、主普首、主醮首、主壇首、天燈首、水燈首、三界首、押榜首)各派男丁代表參與法會。」此外,基隆中元祭是四大柱,強調迎姓氏斗燈、循古禮舉辦金松宴與放水燈等科儀。嘉義民雄大士爺文化祭則是五大柱、九尺三吋(2.1公尺)高大士爺身著7層神衣、頭可轉動、赤足為其特色。而小港龍湖廟的大士爺高5.2公尺金身座像、上座觀音大士、竹林普陀山、玉色長角、七星靛藍臉、銅鈴大眼、口吐火焰、硃砂髮、身穿戰甲後有五方旗、採坐姿、著鞋履、腳下護法吳齊、馬贊,讓祭典更具可看性。

信士簡振茂指出,龍湖廟大士爺身上串(貫)金也是一大特色,最初囿於廟地窄無處堆放大量紙錢,故有信眾發想,將22.4萬張金紙折成元寶狀,再以針線串金成數個大花圈,懸掛在大士爺紙糊金身上,於普渡法會後連同大士爺金身一併火化升天,作為好兄弟隨大士爺回天庭的路上盤纏。 (相關報導: 賴清德、郭台銘勤走北市宮廟 秦慧珠曝侯友宜隱憂:北部失守不得 更多文章

廟方發言人李政益強調,基隆鷄籠中元祭供祀的大士爺是站姿,而龍湖廟紙糊大士爺則是坐姿,且腳著鞋履,高達5.2公尺,於2015年已被認定是全台最高的坐姿大士爺,且金尊頭上的觀世音菩薩像也獨樹一格,多了綠色竹林及普陀山背景,象徵大士爺不僅是被觀音收服的鬼王,還與觀音一同修行庇祐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