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人亭中避暑
第二日,女主人去自家園子裡賞蓮,還未踏上湖中的亭子,便看到來此避暑的男主人。他散髮披襟,身穿汗褂,腳上穿著石青色靸鞋,懶散地靠在椅子上。
汗褂,男性夏季必備品
男主人的汗褂用紗裁製。樣式為直領對襟無袖,領上有鑲邊,衣身兩側開衩,上身後衣長在臀部和膝蓋之間。天氣涼爽宜人時,穿的汗衫與汗褂略有不同,為了適應氣候,袖長可以蓋過手掌,衣身可以長至膝蓋以下。還有一款在暑氣消退時穿著的汗褂,它的袖長接近手肘,介於汗褂和汗衫之間,明顯是兩者的折中。


靸鞋,古代的拖鞋
古人在私密場合有專屬衣衫做為居家服,鞋子亦如此。
千萬不要小覷古人的智慧,他們也有拖鞋穿。此時的拖鞋叫靸鞋,無鞋跟,用乾草和布帛製作,穿著很舒適。與現代的塑膠拖鞋相比,似乎僅輸在無法恣意暢快地蹚水。不過靸鞋通常在室內穿,並無蹚水的需求,所以也堪稱完美了。

男女主人家中見面
男主人看到女主人過來,趕忙梳頭穿衣。他讓僕童取了塊茉莉花肥皂洗臉,用一根金并頭蓮瓣簪綰好髮髻,收好網巾的頂線兒,腰上繫一條玉色紗衤旋子,腿上勒著一副玄色挑絲護膝,再取纓子瓦楞帽兒和油綠紗褶兒穿戴好,最後穿尤墩布袜和細結底陳橋鞋。
男性也必須遵守的著裝禮儀
不同於當今社會對女性在公共場合更加嚴苛的舉止要求,古代的著裝禮儀不會偏袒男性或者任何一個特權階層。大多數的著裝規則是男女通用的,學會視場合和身分穿衣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對於一位對生活品質有所追求的男性來講,汗褂依舊上不了檯面。即使面對關係非常親密的人,只穿內衣閒聊也不體面。當然,這項規矩在遇到極端天氣和寬鬆的世風時也會鬆動。為了消暑,衣冠楚楚的儒生常不顧體面,上學時只披件汗衫,甚至赤裸著上身。至於不太講究禮數的勞動人民,女性都敢隨意赤裸上身,更不用提僅著衤旋子遮羞的男性了。
作者介紹|陸楚翬
古代服飾和漢服科普作者,以獨立學者身分參加傳統服飾研討會,曾發表〈如何正確著裝:漢服著裝實用指南〉、〈從嘉靖年間的出土衣物看明人著裝風尚〉、〈圓領對襟類衣衫正確的歸類和搭配〉等文章。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時報文化出版《登臺!明朝人時尚秀:圖解古裝衣冠之美》。 (相關報導: 台灣人超愛1穿搭,他穿到日本卻被友人警告「會有麻煩」!網一面倒喊3個字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艾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