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為每年的農曆8月15日,2023年則落在國曆9月29日,是華人地區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慶,不但象徵著家庭團聚,同時也是祭拜神明和祖先,祈求未來平安順遂的日子,究竟中秋節拜拜要拜什麼?需要準備哪些供品?祭拜流程又是什麼?《風傳媒》整理2023中秋節拜拜懶人包,帶你一次看。
中秋節拜拜懶人包
中秋節的由來在正史中並無確切根據,不過「中秋」這個詞最早被記錄在《周禮》,是春秋時代君王祭祀月亮的習俗。有一種說法為,中秋適逢採收農作物的時節,因此祭月是為了慶祝秋季豐收,還有一種說法表示,秋分後陽消陰長,需要祭拜月神,才產生了在中秋節祭祀的傳統。
此外,民間也有許多關於中秋節的傳說,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和玉兔搗藥等,這些故事經過代代流傳,再加上祭祀活動與闔家團圓的習俗,使中秋節在明清時期,逐漸發展為華人地區重要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拜拜以神明、祖先、地基主為主要對象,拜月亮的傳統如今則相對式微,視各個家庭的習慣而定,另外,傳說中秋節也是土地公的生日,因此當天也是祭拜土地公的日子。
中秋節拜拜的流程為「神明→祖先→地基主→月亮」,是否祭拜月亮並無強制規定,可根據個人習慣調整,拜土地公則沒有時間和順序上的限制,只要是吉時都可以。
‧地點:自家神龕前,若家中沒有神龕,可於前門門口或中庭向天祭拜。
‧祭拜時間:務必要在上午,且早於地基主和祖先之前拜完。
‧供品:三牲或五牲、單數的水果和菜碗、酒或清茶3杯、月餅。
‧紙錢:天公金、壽金。
‧地點:自家祖先牌位前,若家中沒有牌位,則在正廳祭拜。
‧祭拜時間:拜完神明後接近中午。
‧供品:熟三牲、飯菜6碗或12碗、單數的水果、月餅、酒或茶7杯、碗筷7組。
‧紙錢:公媽金。
‧注意事項:可直接使用神明的供品。
‧地點:從廚房面向客廳,或是家門口面向屋內祭拜。
‧祭拜時間:下午日落前。
‧供品:飯2碗、筷子2雙、菜碗不限(雞腿尤佳)、酒或清茶3杯、水果、月餅。
‧紙錢:土地公金、刈金。
‧注意事項:供品需放置於矮桌或矮凳上,且要避免比神明的供品豐盛。
‧地點:家中看得到月亮的地方。
‧祭拜時間:晚上月出後。
‧供品:月餅、單數的水果、清茶3杯。
‧紙錢:神明金。
‧時間:不限,吉時皆可,但也有部分信眾建議在中午前祭拜,避免打擾土地公午睡。
‧地點:土地公廟或自家土地公神龕。
‧供品:三牲、花生、酒、發粿、麻糬(象徵黏住錢財與好運)。
‧紙錢:壽金、福金。 (相關報導: 蛋黃酥哪一家最好吃?別只知道陳耀訓、不二坊!老饕推1低調名店:在地人吃的 | 更多文章 )
1.吃月餅
月餅最初是古代中秋節祭祀用的供品,而吃月餅的習俗則是由於元末朱元璋起義時,把字條夾在月餅中,讓消息隱密地傳遞出去,後來起義成功,朱元璋便在中秋節賞賜月餅給群臣,而現在月餅不只是佳節送禮的好選擇,圓形的外觀也具有團圓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