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時期是我最喜歡的時代!」從初次登台到成立劇團,劉增鍇細數30年相聲人生

吳兆南相聲劇團團長劉增鍇接受《風傳媒》專訪,談及自己創作最旺盛的時期,直稱「其實陳水扁時期是我最喜歡的時代!」。(陳明仁攝)

「師娘去世時,我到美國陪師父3年,那時看到他的信,才知道魏老師早就跟師父提過我了,說台灣現在有一幫年輕人在幹相聲,不是開玩笑的。」手捻香菸,侃侃而談話當年,他是吳兆南相聲劇藝社的社長劉增鍇,年紀輕輕便獲一代大師魏龍豪賞識,而後拜入相聲泰斗吳兆南門下,如今歲月悠悠,正要迎來從藝30年紀念演出。這一回劉增鍇不僅要回顧入行以來的經典創作,更要幽默細數半甲子歲月裡,對人心、對社會現象的見解。

談起最初為何踏入相聲,劉增鍇回顧,聽是從小就聽,真正做是從救國團的說唱藝術研習營開始,他從第二期才開始參加,當時裡頭都是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的人,結業之後同學相揪去漢霖參觀,到了漢霖時,他們正在拷《相聲集錦》的卡帶,在戒嚴時代,相聲聽來聽去其實就是《相聲集錦》16捲,劉增鍇在一旁聽著都可以接下去,當時漢霖的團員趙中興在一旁看了,就說他記這麼熟、國語這麼好,幹嘛不去做相聲?

第一次登台演出就忘詞 200多個觀眾瞬間走光

「我說我不敢啊!」劉增鍇搖頭道,說他從小沒上過演講比賽或辯論,倒是作文比賽從小學一直領獎到五專,「可以說很宅的」,殊不知趙老哥說當作去玩玩,他就這樣被拉著到當時還叫台北新公園的二二八紀念公園。

新公園的博物館廣場前,上一組表演段子才剛結束,階梯上還坐著200多位引頸期盼的觀眾,這是劉增鍇的第一次登台演出,簡直嚇傻了,趙中興挑了《金批彩掛》這個段子,拍胸脯說:「我幫你,有我在,忘詞也不怕!」

「結果還真忘詞了。」劉增鍇苦笑道,《金批掛彩》這個段子很難,到現在也不一定說得好,當時他一上台沒多久,200多個觀眾就走光了,很是淒慘,結果趙老哥反倒鼓勵他:「你看吧,今天這場面你見過了,以後還怕什麼?就幹吧!」

就這樣,劉增鍇開始跟著漢霖踏入相聲世界,當時一場演出的酬勞是1000塊,在那個披薩只要45塊的年代,劉增鍇直稱這打工比什麼都好,而整個漢霖的演出之多,一年竟高達400場,演員都是穿著長袍騎機車趕場,還有人一個月收入到達7萬多塊。

20180813-吳兆南相聲劇團團長劉增鍇專訪,相聲啟示錄。(陳明仁攝)
吳兆南相聲劇團團長劉增鍇跟著漢霖踏入相聲世界,一場演出的酬勞高達1000塊,「這打工比什麼都好」。(陳明仁攝)

年紀最小、資歷最淺 26歲成立台北曲藝團 

這樣跟了幾年,劉增鍇在當兵後進了國軍藝工隊,這段時期對他而言格外重要,是練功練得最多的時候。

劉增鍇回憶,當時只有一個人說單口,「會被阿兵哥罵的,女隊員穿著短裙跳舞,接著上來換一個男的穿長袍」,最初其實他很反感,幸好當時總隊還有後來人稱「竹板王子」的林文彬陪著,接著半年熬過去了,他的表演也成為各軍事學校、空總醫院的勞軍指定節目,而在那段時期,劉增鍇數度獲得國軍文藝金像獎、空軍金鷹獎,也讓相聲大前輩魏龍豪賞識有加。

退伍後劉增鍇在藝工總隊當聘員,拉了一堆人進去成立相聲小組,後來藝總解散,加上當時漢霖因經營問題爆發出走潮,許多退團團員仍舊心心念念著相聲,便拱著劉成立了台北曲藝團。 (相關報導: 「說相聲就是找碴!」劉增鍇談《相聲啟示錄》:我是入魔傳道者,可能還是黑天使 更多文章

「我年紀最小、資歷最淺,但可能行政能力比較好一些,他們就叫我去弄,反正前半年林文彬也不在,就我一個人去登記、找地址把它做起來了,那時還不到26歲。」回顧起這段往事,劉增鍇說「滿好笑的」,帶的一幫人沒有一個年紀比他小,直到後來樊光耀加入,才終於有比他年輕的團員,而在當了團長約莫4年後,終究覺得自己畢竟太年輕,劉增鍇於是在1997年辭去團長,赴花蓮師範學院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