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俐觀點:給蔡總統的三支箭 – 政治生涯的尾聲,該下神壇了

作者建議總統蔡英文,施政是全面的,不是看到黑影就開槍,看到選民就開支票。(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灣很多社會、政治上的大問題,正在你我眼前發生,即使再笨的政客、再偏激的政黨,其實也都看得到。像是少子化、勞健保財源危機、企需改革的稅政跟司法。但是藍綠似乎總是搞對立,看不到朝野共同協力來討論溝通,更遑論坐下來一起解決問題。

之前的幾年裡,有一個又老又固執的行政院長,沒有人文素養,看不到社會、文化核心,只是一味衝衝衝、偏聽、不懂溝通,最後在去年地方選舉大敗。其實在五年前的地方選舉,民進黨已經大敗一次,所以問題絕對不只在那一位院長,而在我們選出的總統。

蔡英文已任職近八年,看似謹守憲法分際,都專注於兩岸、外交、國防,跟國安。把內政都交給行政院院長,看似理所當然,但是我們選的只有總統,不是行政院院長。蘇院長在任時70-74歲,現任立法院長75歲,在職3年半;現任監察院長73歲,任期3年;而那長期盤據立法院的柯總召,也已即將72歲。

這七年多裡,執政黨擁有立法院大多數的席位,可以說是完全執政,卻讓台灣60%以上的人討厭執政黨。但總統似乎總是自我感覺良好,聽不得批評,當她不知道人民要甚麼,那值卸任之際就允我總和評論吧!先談執政的背景:

問題始終來自人性 – 「自私」導致「民粹」,民眾、媒體、政客都是共犯

首先必須提到,目前台灣面臨的問題,不是蝴蝶效應,也不是灰犀牛,而是身邊的大恐龍。蔡總統往往只在群情激憤、民怨四起的時候,才會有反應,出來講講話。我想她私心認為現在是和平盛世,根本無需親自管理內政,只要搞定沒有用、在野的國民黨。

重大問題之所以無法解決,不管是輪替哪個政黨,根本之道絕大多數是在於私心、在於追求民粹,在於媒體、政客認為呼弄過了,把權位跟利益弄到手再說。重大的政策之所以難改變、難建立,原因或許千絲萬縷,但最主要的往往是違反民眾的自私想法,跟不符合政黨、政客追求的短期利益。

以健保跟醫療來說,大家都知道依照目前人口結構的老化、少子化,趨近於倒三角形。

20230822-政府推估2025年時台灣的人口越趨於老化、少子化。(取自國家發展委員會)
政府推估2025年時台灣的人口越趨於老化、少子化。(取自國家發展委員會)

像健保收入目前已然不足,但支出卻不斷增加,結果是甚麼?自費項目越來越高、醫療服務品質下降、醫療人員士氣低落。最好的,也可能是唯一的解決方式是 - 「小病自費」,讓健保或許可以再撐個十年。

但是民眾卻不願意,而為了討好不想多付錢的民眾,媒體、名嘴、政客,不分朝野一定聯合反對。但是這些極力反對、不想多付錢的民眾,往往才是健保最大的浪費者,每個禮拜逛兩家醫院,三不五時光顧診所。而那些身體健康的人,卻為了這些浪費行為,錢得越繳越多;雇主分擔的健保費用也逐漸上升,其實當老闆的都很有感,對於薪水的增加自然越猶豫。

施政是全面的,不是看到黑影就開槍,看到選民就開支票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現任賴清德副總統,卻在第一場造勢大會,宣布要推動精準醫療,讓人均壽命再增加10歲。很多醫師會說,讓國民活得越健康,健保支出就會越少,這絕對是一個錯誤的邏輯。活得越老,即使慢性病比率下降,整體醫療支出,尤其在生命最後的幾年,也只會越來越高,更遑論新醫療的昂貴程度。 (相關報導: 賴清德衝破4成穩了?沈富雄指「在野大野狼」玩太久:侯友宜赴約民調恐再降 更多文章

活的越老,不只是健保支出的問題,還包括退休給付、年金支出:活太老不只是國家的負擔,也是每個家庭的負擔。目前預估2025扶養比是3.4,2055年是1.4(這還是偏樂觀的,再延壽10年?),結果是債務快速增加,少子化更形嚴重。執政需要做全盤的考量,而且要能考慮到未來的變化,但是自私的人看不清,也看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