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美國因為擔心德國先造出核武器,而啟動了曼哈頓計劃。最終,在奧本海默領銜下,美國率先研發出原子彈。那麼,當年納粹德國究竟距離造出原子彈還有多遠?
1938 年,德國化學家哈恩(Otto Hahn)和斯特拉斯曼(Fritz Strassmann)發現了核裂變。裂變是重核原子裂變成兩個或更多小原子核的反應,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物理學家們表示,利用這種能量,可以製造出威力巨大、可以炸平整個城市的炸彈。
德國科學家幾乎立即開始了原子彈項目的研究工作。在德國強大的工業基礎和軍事利益的支持下,德國「鈾俱樂部」(Uranverein)當時雇用了一些世界頂級的核專家。
儘管這個項目是秘密進行的,但消息還是通過一些逃離納粹迫害的流亡科學家傳了出去。其中包括愛因斯坦,他在1939 年向美國總統羅斯福發出了警告。
很快,對於納粹研發秘密武器的擔憂蔓延全世界,也刺激了美國政府。美國的回應是啟動曼哈頓計劃。該計劃由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領導,1942年夏天開始,研究如何利用鈾和鈈元素制造核裂變炸彈。
在巨額資金的支持下,奧本海默和他的團隊僅用了三年時間就成功試驗了第一枚原子彈。核試驗三周後,第一枚「實彈」投在了廣島。
德國科學家的秘密錄音揭示歷史真相
時任德國核研究項目負責人的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在聽到廣島原子彈爆炸的消息時說:「我一個字也不相信。」
當時,海森堡和其他九位參與德國核項目的高級核物理學家被關押在英國一座名為「炮廳農場」的莊園裡。英國方面對這些科學家進行了秘密錄音,希望能從中發現納粹核項目的秘密。
其他德國物理學家和海森堡一樣感到難以置信。大多數人認為,這是誘使日本投降的虛張聲勢。放射化學家哈恩說:「我認為再過二十年也不可能。」
海森堡和哈恩的反應表明,德國當時距離研製出核武器還有多遙遠。
「美國完全高估了德國在鈾項目上的發展。直到炮廳農場,他們才明白了這一點」,德國海德堡大學歷史學家梅爾伯(Takuma Melber)告訴DW。
納粹德國的核武計劃流產
在曼哈頓計劃啟動並開始運行時,納粹德國的核武器計劃實際上已經胎死腹中。德國研究人員知道,他們無法在五年內分離出製造原子彈所需的同位素。他們從未成功實現過鏈式反應,也沒有濃縮鈾的方法。
1942年7月,德國核武器計劃被取消,研究工作被分到德國各地九個不同的研究所。
歷史學家梅爾伯告訴DW:「1942 年之前,這是一個軍事項目,但那之後變成僅是一個民用項目。」
從那時起,目標就從製造核武器轉向建造一個可以在較小規模上維持核裂變的核反應爐。海森堡將研究工作轉移到了德國海格洛赫城堡下的一個洞穴實驗室。在那裡,他和其團隊建造了一個實驗性核反應堆,由懸掛在重水中的鈾立方體(也稱「鈾魔方」)組成。 (相關報導: 當習近平與普京更加老邁,世界會更安全嗎?美國學者:想想毛澤東、金日成、史達林與蔣介石 | 更多文章 )
這個實驗是德國核計劃取得的最大進展,但反應爐從未工作過,因為反應爐的爐心中沒有足夠的鈾來實現鏈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