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今(31)日發表新書「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健康手冊」,一位洗腎病友賀先生現身說法指出,他在醫院洗腎很放心,但返家後的日常自我照護卻讓他相當苦惱,此書正好作為他居家自我照護之參考;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洪冠予表示,這本書除了是工具書外,也鼓勵醫療團隊不斷地成長與進步,同時也是獻給所有洗腎病友、家屬及照護病友的醫護同仁。
手冊結合醫病共享概念 團隊耗時年餘編纂整理而成
院長洪冠予說,此書目的在於提供協助臨床醫護人員與洗腎病友及家屬溝通並認識透析血管正確照護知識,即日起於誠品、博客來、金石堂及三民書局等各大網路書局及實體書店販售。今日記者會也邀請竹市衛生局科長郭芃莉、竹縣衛生局副局長江松福、台灣基層透析協會鄭集鴻理事長等貴賓蒞臨與會。
台大新竹分院腎臟科主任楊忠煒表示,國內有8萬多血液透析(俗稱洗腎)人口,每2天需要藉由透析血管來排除身體的代謝廢物。因此,透析血管又稱做透析病人的生命線,常保血管通路暢通及日常自我照護更形重要。
楊忠煒說,這本書是由血管透析除栓團隊歷時一年多共同編纂整理而成,包含了腎臟內科、心臟血管內科、心臟血管外科等醫師及血液透析室護理團隊等跨專科人員,一起將多年來的治療照護經驗寫下來,可供醫護人員與病患溝通時使用。
院長洪冠予說,這本書另一個特色是引進衛生福利部與醫策會這幾年所推廣的「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Making)」概念。運用書中的圖文說明,詳細介紹血管通路的種類、各種不同血管的比較與術後注意事項,協助病人及家屬依自身狀況的不同與醫師討論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選擇。

另外,此書也收錄了透析血管的居家照護與使用注意事項等文章,可協助病友與家屬了解居家日常照顧,以利自我監測透析血管健康狀況,提高病友與家屬於透析血管照護方面的健康識能。 (相關報導: 一旦開始洗腎,就要洗一輩子嗎?醫生破解迷思:學會這7招,還你健康的腎臟 | 更多文章 )
洪冠予強調,這本書擷取團隊建立的各種標準化作法,搭配臨床圖片及文字說明,並整理出透析血管通路的常見議題,也是病友們學習如何自我照顧的良好參考依據,書本設計成易於攜帶的大小,方便隨時翻閱溝通,是病友們學習如何自我照顧的良好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