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手淨賺百萬、看準名家身價鐵定獲利?他跟風出資卻買到假畫,若沒這招自救、恐血本無歸

設局以「藝術投資」名義詐財的騙徒,常用過往投資案例和自身經歷、人脈誇口嚇唬受害者(示意圖/Unsplash)

近十幾年來,由於景氣低迷,加上銀行存款利率愈降愈低,不少民眾想方設法,尋找比較好的投資標的。這時,如果出現了所謂的投資高手,打著零風險、高報酬的旗號,再加上周遭親朋好友的親身見證跟鼓吹,許多民眾往往就掉進詐騙集團的陷阱,將自己畢生的積蓄雙手奉上;一旦出事,才驚覺受騙上當,更慘的還可能淪為騙徒吸金的釣餌,連累周遭親友一起受騙。

「藝術投資」也是這兩年新興的投資騙局之一。通常,設局者會以藝術投資專家自居,除了宣稱自己過去的投資實績良好之外,也會強調自己擁有藝術界的深厚人脈,能夠說服藏家或藝術家割愛手上的收藏或創作,而在短期內轉手獲利。

民眾在誤信而掏出錢投資後,經過一段時間,才發現自己從頭到尾沒看到什麼藝術品,或是投資的藝術品久久未能賣出、遲遲未分配利潤;這時,就算開始起疑,要求退股還錢,但往往對方可能人間蒸發,不知去向,或是以各種藉口拒絕還款。上述情況,就是本案發生的背景,且讓我們看看法院如何處理。

事件緣起

(臺灣高等法院99年度上字第1120號)

某薛姓女子指稱民國95年間,因朋友的介紹,結識了某陳姓男子。陳男自稱曾在日本藝術學校深造,擔任藝術品投資顧問,從事高級古董及字畫買賣數十年,對字畫極為內行,其所投資的標的,平均3至6個月即可售出,並獲利豐厚。根據薛女的說法,自己跟著陳男投資字畫買賣,也的確賺了一些錢。

薛女的友人聽聞此事,紛紛表示也想參與藝術品投資。薛女在取得陳男同意後,以薛女做為統一窗口,並以薛女自己的帳戶幫忙收取投資款;最後,共有多位投資人一同出資新台幣3,000萬元,購買了知名畫家徐悲鴻的《八駿圖》油畫。薛女並宣稱已找到買主,保證獲利,投資利潤為15%,也約定資金及利潤的返還日期。

林姓投資人聽到薛女信誓旦旦地保證獲利,又有多位投資人要跟進,因此決定出資200萬元。雙方並在民國98年2月間訂立投資合約,合約中載明了投資之標的(《八駿圖》之油畫、尺寸等)、投資期間(民國98年1月到8月,約7個月),及投資利潤等相關資訊,林姓投資人在簽約之後,便將200萬投資款項匯到薛女帳戶。

後來,林姓投資人和其他投資人聽聞薛女曾發生投資違約、所投資的藝術品為贗品等事件,便在民國98年5月前往薛女住處,要求改由投資人之一保管《八駿圖》油畫並拿去鑑定,而所有投資人也在薛女要求下,簽定「投資合約標的物保管書」;然而,這些投資人事後請某教授鑑定後,該教授指出徐悲鴻所繪之《八駿圖》是水墨畫而非油畫,所以他們投資的《八駿圖》油畫根本就不是徐悲鴻畫的!

因此,林姓投資人認定這幅「徐悲鴻八駿圖之油畫」確實是贗品,主張撤銷投資契約,並請求薛女返還出資額200萬元。林姓投資人並主張,就算法院判定該畫作是真品,薛女也應該依投資契約返還投資款及15%利潤。 (相關報導: 提領1萬竟虧3500元!揭露歐洲專坑遊客的ATM騙局,出國旅遊千萬小心這台提款機!【影音】 更多文章

薛女則反駁表示:自己其實對字畫並不了解,沒能力鑑別畫作是否為真品,所以不可能詐欺、騙人投資;再者,自己最初並無鼓吹林姓投資人參與投資,是因為林姓投資人看到友人投資畫作獲利,而主動表示想參與;薛女強調自己只是收款的窗口,而投資合約自始至終都是由陳男與投資人簽定,所以即使畫作是假,林姓投資人也應該向陳男求償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