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53年,我是台灣人了!」5位遠渡重洋來到寶島,在台奉獻近半世紀的神父們

這些遠渡重洋踏上寶島的外國神父們,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異鄉,他們比台灣人更愛台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圖/取自youtube)

天主教近期頻傳哀傷消息, 2017年5月31日有傑瑞叔叔(Uncle Jerry)之稱的丁松筠神父心臟病發過世,相繼在7月22日輔大羅四維神父肝癌病逝。

丁松筠神父長期擔任「光啟社」的副社長,以製作節目與紀錄片的形式,透過傳播影像來撫慰人心,並以英語教學節目中的「傑瑞叔叔」聞名,也時常也在戲劇、廣告領域擔任要角,精湛的演技令人印象深刻。

丁松筠神父(圖/耶穌會中華省)
丁松筠神父(圖/耶穌會中華省

羅四維神父1960年就來到台灣,1981年創立輔大社工系,並擔任首任系主任,學生遍及世界各地,奠定台灣社工界發展的基礎。羅神父不只桃李滿天下,更是一位實踐者,他將耶穌的愛轉化為社工行動,時常帶著學生到貧窮偏鄉服務。

羅四維神父(圖/耶穌會中華省)
羅四維神父(圖/耶穌會中華省

接連兩位在台灣奉獻的神父逝世,令人惋惜,同時也讓國人再次注意到這些默默奉獻給信仰的神父們,他們不求名利,為善不欲人知,在台灣各地行善。下面再為大家介紹5位在台灣落地生根的神父,他們不只傳教,對社會的貢獻更是令人動容。

1. 吳若石神父─「足部按摩創始人」

吳若石神父(圖/取自youtube)
吳若石神父(圖/取自youtube

說到吳若石,或許有人不知道,但提到「吳神父腳底按摩」,相信許多人就在街上看過招牌!沒錯,足部按摩的創始人就是吳若石神父。

吳神父1970剛來到台灣傳教時,就患上了兩風濕性關節炎,病得不能走路,恰巧同事從德國帶回一本《病理按摩法》,神父按圖索驥,愈看愈有興趣,每天幫自己按摩腳,結果兩個月以後竟然不藥而癒。

神父於是開始在他服務的台東推廣腳底按摩,在醫療貧乏的偏鄉,期許「一家一人會,省下醫療費。」吳神父還無償教導阿美族人、教友、新住民、受刑人學習腳底按摩,讓他們有一技之長,藉以改善生計問題!

口耳相傳下很快的「吳神父腳底按摩」的名號就在台灣各地傳開了,紅到世界各地。街頭巷尾立滿了的「吳神父」招牌,很多人靠他的名號賺了錢,但是吳神父卻沒有因此獲利,對他而言,從來沒有想過用腳底按摩賺錢,他只為天上的大老闆工作,默默服務台東鄉親,成為海岸山脈最美的風景。

吳若石神父原名:Josef Eugster出生地:瑞士生日:1940年2月18日所屬修會: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來台時間:1970年來台重要事蹟:「腳底按摩」創始人特殊榮耀:2017年8月3日獲准特殊功勳歸化台灣國民

2. 秘克琳神父—「宜蘭童玩節推手」

秘克琳神父(圖/取自youtube)
秘克琳神父(圖/取自youtube

盛夏酷暑時跟著父母、同學去「宜蘭童玩節」玩水降溫,再順便看來自各國的藝術表演是不少人的青春回憶,但是你有想過嗎,為什麼「玩水」跟「藝術表演」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事情會扯上關係呢?

這一切都要感謝,來自義大利的神父—秘克琳。

秘克琳神父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的波隆那,流著藝術家的血液,唱歌、戲劇、繪畫,都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浪漫的秘神父因此選擇了教會在台灣還沒有人做過的事情:「用藝術來幫助台灣」,他認為醫療服務在宜蘭已經小有規模,但是他說:「不生病更重要」,要用天主的愛,讓孩子有快樂的童年。 (相關報導: 輔大羅四維神父取得身分證後9天辭世 陳建仁頒褒揚令 更多文章

秘神父創立「天主教羅東青年育樂中心」(蘭陽舞蹈團前身),開設舞蹈、國術、美術、跆拳道等課程, 帶領宜蘭的小朋友們屢次得獎,甚至還在教宗面前表演。在台灣陷入外交困境的1970年代,秘神父用實際行動鼓勵國人勇敢突破政治藩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