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9年後,馬祖的地理位置因為兩岸戰事,由原以漁業維生的列島變成了軍事重地並因此歷史際遇而塵封長達數十年,直到1992年戰地政務解除,才於1994年開放觀光,在那個年代,這裡是戰地的前哨站,標語、坑道、碉堡、阿兵哥,形塑了極特殊的戰地風貌,吸引許多軍事迷。對海峽兩岸的人來說,馬祖帶著幾許的神祕色彩,這可能是來自過去的戰地政務,也可能是來自海峽兩岸的時、空對峙與隔閡。馬祖戰地氣息孕育了神祕的魅力,除尚有駐軍的高登與亮島未開放參訪外,其他位於四鄉五島內多樣的軍事坑道已陸續開放參觀,為了保留並紀念這段歷史,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特別將北竿大澳山劃設為「戰爭和平紀念公園」,將馬祖戰地歷史風貌完整縮影其中,陳展歷史文物以及防禦武器,供人緬懷憑弔。 (相關報導: 兩岸戰爭金、馬恐「烏東化」?李問深蹲馬祖2年 曝在地民眾真實想法 | 更多文章 )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2010年正式揭牌,開幕時,馬管處邀請當年曾在馬祖開鑿坑道的「北海真英雄」們回訪,特於館內播放「戰時回憶─馬祖老影片」。軍管時期,民眾無法持有相機,僅軍方能拍照與攝影,故此時的影像紀錄,顯得彌足珍貴,讓觀者能透過影片,回顧軍民真實生活,更揭開戰地政務下的神秘面紗。主題館內以「感動‧回憶」為主題,分成:緣起、軍事沿革大事紀、軍用品展示區、軍民生態文化等展區,透過文字及影像,這些關於馬祖長達近半世紀軍管時期,軍方與民間共同走過的歲月,在主題館內歷史重現,讓參觀遊客遙想當年戰地居民艱難困厄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