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思書齋】第六次地球大滅絕可能是人類造成 誰是前五次的大滅絕真兇?

大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隕星撞擊地球可能導致包括恐龍在內的物種大滅絕。

我常常看到一種言論:如果要拯救地球,人類該先滅絕。面對這種言論,我只想回說:那您幹嘛不去......

不少媒體表示,人類消滅地球生物物種的速度,堪稱「第六次大滅絕」。許許多多存活在地球成萬上億年的動植物,成了人類的食物,在它們絕大部分無法馴養的情況下被人類通通吃光,或因人類大肆開墾野地作為農田、城市、工廠等等而從此滅絕;人類大幅改變河川、湖泊、海洋,也讓生活其中的多個物種慘遭池魚之殃。 

人類造成大規模物種滅絕,有無庸置疑的證據。然而,學術界還是有人挑戰這個說,原因是諸行無常,地球上的物種本來就不會永遠存在,物種有生有死,平均來說,許多物種只能在地球上存活個幾百萬年。所以我們得提出現在已經發生、而且進行速度比應有速度更快許多的滅絕事件,才能理直氣壯地宣稱第六次大滅絕已然發生。

美國記者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的《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The Sixth Extinction: An Unnatural History),用生動的筆觸,讓人感到大滅絕事件歷歷在目。藉由五種已消失的物種(乳齒象、大海雀、菊石、筆石、尼安德塔人)以及七種瀕危生物(珊瑚蟲、顆石藻、巴拿馬金蛙、鬼針游蟻、雙翼果、避光鼠耳蝠、蘇門答臘犀牛)的故事,探討地球環境的變遷與人類的處境(請參見〈不自然的第六次大滅絕〉)。 

姑且不論現在是不是已經發生「第六次大滅絕」這麼恐怖的事,地球上的前五次大滅絕,應該不關人類的事吧?雖然有些卡通會把原始人和恐龍畫在一起,不過距離上次六千六百萬年前的中生代終結,甭說靈長類,連我們的祖先都還長得鼠頭鼠腦。那麼那五次大滅絕事件,是因為發生了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災難呢? 

有點地球科學常識,就知道地質學上的「代」、「紀」,主要就是以不同程度的大規模滅絕界定的。只是那五次大滅絕,地球上的生命幾乎被一掃而空。地球頓時(就地質年代而言)從生機盎然變成死氣沉沉;這也顯示,地球上的生命難能寶貴,有五次差點被全數清空。 

科學記者彼得.博恩藍(Peter Brannen)就在《地球毀滅記:五次生物大滅絕,誰是真凶?》(The Ends of the World:Volcanic Apocalypses, Lethal Oceans, and Our Quest to Understand Earth’s Past Mass Extinctions)讓我們認識過去五億年中五次大滅絕的原因,讓我們見識到除了外星隕石撞地球之外,那些驚心動魄的大滅絕,是碳循環發生劇變。對照我們現在二氧化碳飆破400 ppm的今天...... (相關報導: 「當恐龍面臨世末日……」科學家利用化石證據重建6500萬年前物種大滅絕景象! 更多文章

《地球毀滅記》介紹了四億四千五百萬年前的奧陶紀末大滅絕、三億七千四百萬年前到三億五千九百萬年前的泥盆紀晚期大滅絕、二億五千二百萬年前的二疊紀末大滅絕、二億一百萬年前的三疊紀末大滅絕、六千六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末大滅絕,還有五萬年前到不遠的未來的更新世末大滅絕,導致過去許多以現代的標準來說奇型怪狀的動植物,只能在化石中供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