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百羽觀點:郭台銘要當岳飛還是劉裕?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30日出發訪美。(資料照,柯承惠攝)

岳飛,南宋名將 ; 劉裕,東晉名將。這兩位名將有1個共通點,就是都手握重兵、驍勇善戰,卻遭主上猜忌,但又跟國父孫中山先生一樣,想要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可這兩位名將後來的際遇卻大不相同,為何?

因為岳飛把南宋趙家政權的重要性放在個人的生死之上,所以當岳飛已經兵臨朱仙鎮,都準備要直搗黃龍了,依然願意奉詔班師回朝,最後落個莫須有罪名被處死 ; 劉裕則是把個人生死的重要性放在東晉司馬家政權之上,所以當他聞到風向不太對的時候,就直接篡位,推翻東晉建立宋朝(南北朝的劉宋,非趙宋)。劉裕不只戰功在岳飛之上,他篡位後的政績也還不錯,頗受世人稱道,比起晉朝後期幾位君主,宋武帝劉裕的評價高多了。可或許是岳飛自始忠於趙宋而較具悲劇性格,所以直到今日,世人多知有岳飛,而不知有劉裕。那做人到底是要學岳飛還是劉裕呢?

邇近,大家都在猜測郭台銘到底會不會宣布參選,論者甚至有云郭台銘若是參選就是國民黨的罪人等語。我卻認為國民黨的罪人未必是郭台銘,為何?

首先,現在已經是民主時代了,選民有權利去選擇他們心中所認為最適當的人選,而這個最適當的人選,當然不直接等於國民黨所推派的候選人,如果選民認為郭台銘比較適當,為什麼不能選郭台銘?只因為你國民黨推派侯友宜?

其次,以臺灣普遍民情來說,若把候選人名字遮住,2個醫師、1個世界級企業家跟1個警察,有哪個理智的臺灣人會選警察?這不是職業歧視,而是臺灣民情普遍如此,就跟美國普遍民情大都尊重軍人,臺灣普遍民情卻歧視軍人一樣。大家都知道,卻似乎只有國民黨高層不知道?

侯友宜當初若去他熟悉的警大演講,回答學弟妹們提問的警政治安問題,可能是駕輕就熟,也可逐漸建立正面形象,但卻捨此而不為,選擇去政大跟臺大演講,面對學生提的國政問題,全場避重就輕、答非所問,一般有點理性的人大都覺得此人沒料,也因此失去了許多年輕人對他的好感。畢竟若非朱立倫一路提拔,侯或許還在警察體系中,但是提拔人終究也是要有個限度,提拔到超越其能力的職位,就未必適當了。否則侯也不會一到政大跟臺大演講就立刻破功。

20230608-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出席「政治進入校園PLUS」座談。(陳思明攝)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6月8日出席「政治進入校園PLUS」座談。(資料照,陳思明攝)

但是,候選人沒料也不是就一定完蛋,政治人物只要讓人「感覺很真誠」,也可獲得選民的支持。沒想到隨後卻又發生「侯有移」事件,當一般有理性的人看到新聞畫面,都普遍認為是侯友宜去移動韓國瑜的椅子,侯友宜卻不承認,反而說椅子會動很正常。此時,已經不只年輕人對他失去了好感,連許多有理性的長輩都覺得此人不真誠而對侯失去了好感。

然而,不真誠也未必絕對不會當選,只要這個人讓選民「感覺很謙虛」,願意放下身段,好好的四方請益,還是有機會勝選。但是一般選民看到的,卻是侯友宜堅持不向韓國瑜道歉,還稱韓國瑜是「禿子」,自己是「漢子」,醜化別人卻美化自己! (相關報導: 王義雄觀點:在美國操弄下,俄烏戰爭可能延燒到北約國家 更多文章

一般有理性的選民應該都知道,韓國瑜當初自稱「禿子」,只是一種「自嘲」之詞,那是一個人幽默感與器量的展現。但若直接把他人的自嘲之詞拿來稱呼他人,這已經不只是姿態高的問題而已了,這是欠缺基本禮貌的問題。想要找別人幫忙還稱那個人「禿子」,然後自稱是「漢子」,不但是韓粉看不下去,應該連一般非韓粉的中間選民都看不下去。但是侯友宜的選舉幕僚,居然沒有一個人注意到這件事,還是一直叫「禿子」,要不是被叫「禿子」的人器量夠大,一般人一直被這樣叫會作何感想?

20230723-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右)、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左)23日出席「國民黨第21屆第3次全國代表大會」。(顏麟宇攝)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右)、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左)23日出席「國民黨第21屆第3次全國代表大會」。(資料照,顏麟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