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國旅正夯!但你在觀光工廠買的食物真的有保障嗎?一篇文教你分辨真假觀光工廠

統計至2019年1月,共有138家觀光工廠通過經濟部評鑑外,卻也有271家超出經濟部評鑑範圍外的觀光工廠,其中飲食類型就佔了59%。(圖/食力提供)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進入疫後新生活階段、又逢暑假,台灣國內旅遊市場正熱門!但統計至2019年1月,共有138家觀光工廠通過經濟部評鑑外,卻也有271家超出經濟部評鑑範圍外的觀光工廠,其中飲食類型就佔了59%。然而,因通過經濟部評鑑的好處有限,每年都有廠商期滿退出,這導致過半數觀光工廠未列入政府納管,讓民眾難以分辨、不知道如何選擇合格觀光工廠,這樣的國旅品質如何保障?

台灣國內旅遊市場正熱!無論你有沒有去過,一聽到「觀光工廠」這個名詞,腦中或許也能夠浮現出:一個展示品牌故事、產品製程、有DIY課程、有賣場的空間。就因為這樣初步的印象,當你google搜尋「觀光工廠」一詞時,跳出1900萬筆搜尋結果,來源包含各工廠官網、中央或地方政府旅遊資訊、媒體報導外,還有為數不少的網友遊記分享推薦。這麼多的觀光工廠名字映入眼簾,你能分辨這些廠商的身份嗎?

觀光工廠依照性質可分成4類! 合法與違法一線之隔

經濟部工業局於2003年開始推行觀光工廠計畫,直至今日,每年都有廠商投入觀光工廠的轉型行列。但《食力》將網路搜尋結果做了類別分析卻發現,除了經濟部工業局設立的「觀光工廠自在遊」網站上羅列出通過經濟部評鑑的觀光工廠名單,直到2019年1月符合評鑑資格者為138家之外,到各縣市政府的網站上搜尋旅遊資訊,卻也發現超出經濟部評鑑範圍之外的觀光工廠名單,若再加上業者自稱、以及網友及媒體冠上觀光工廠名號者,盤點起來,全台就有高達271家,其中飲食類型就佔了59%,共有160家!

01(圖/食力提供)
(圖/食力提供)

官方版觀光工廠:通過經濟部評鑑認證的觀光工廠

經濟部工業局推動的「特定地區群聚產業轉型升級計畫」針對觀光工廠的輔導評鑑,需符合的前提就是「經核准工廠登記者,從事登記產品製造加工且具有觀光教育或產業文化價值,其產品、製程或部分廠地、廠房適宜發展觀光者,符合申請資格」。截至2019年1月,通過經濟部評鑑的觀光工廠共有138家,雖然整體通過評鑑的數量呈逐年成長趨勢,2013年底共104家,至2015年起家數突破130家以上,但是你以為每年通過評鑑的數量,是在這130家的基礎上累加上去的嗎?其實並不然!

經濟部核定之觀光工廠每3年需重新評鑑,若3年期滿前無申請續期評鑑或評鑑不通過,則經濟部將收回觀光工廠標章,從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所提供的數據看來,近5年來年年都有不參與續評的廠商,業者不申請續評的原因包含不想再繼續經營觀光工廠、希望轉為一般工廠,也有因為覺得通過經濟部評鑑後,政府宣傳資源挹注不足、取得評鑑的效益不大,還不如自己經營即可。 (相關報導: 無印良品虧損,總公司竟選擇加開生鮮超市!揭奇葩決策背後超聰明原因 更多文章

02(圖/食力提供)
(圖/食力提供)

民間版觀光工廠:合法登記的工廠自行轉型、或由地方政府輔導而成

不參加經濟部評鑑,或者不接受經濟部續評的觀光工廠,就代表「不合法」嗎?因為觀光工廠這個名詞並沒有法規明確定義,經濟部評鑑制度僅是鼓勵性質,並不代表未申請評鑑的觀光工廠就不合法。只要是有合法工廠登記、且廠區的用地允許發展觀光的話,該業者就符合可以申請經濟部評鑑的基礎,但參加評鑑屬於自願性質,不評鑑也可以自行將一般生產的工廠轉型為觀光工廠,且在對外宣傳時稱自己是觀光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