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馬糞海膽今(1)日解禁開放採捕2個月,但因為採捕量不如預期,市場價格至少上漲至每台斤1400元,每顆售價在60至80元左右。澎湖縣農漁局推測這個情形可能與天氣炎熱有關,但仍需長期觀察。
馬糞海膽因人為濫捕導致數量銳減,被澎湖縣農漁局列為繼丁香、澎湖特有種小章魚後第3種制訂禁漁期海洋生物。但過去採捕期曾長達4個月,到今年卻只剩2個月,且比去年延後半個月,到7月1日才解禁。澎湖最大的馬公第三漁港漁市場,今天也被發現只有1攤販售馬糞海膽,同時價格喊到每台斤1400元,比去年每台斤1200元高,漲幅在1成以上。
澎湖縣農漁局表示,今年海膽量少疑似與天氣炎熱有關,由於持續高溫、海水鹽度高,造成蜉蝣生物量少,導致海膽跟著減產,但確切原因仍需要長期觀察才能釐清 (相關報導: 去澎湖除了看花火節,還可以去哪裡玩?在地人公開6處私藏行程,古蹟、美景一次滿足 | 更多文章 )
澎湖縣農漁局表示,馬糞海膽的生殖腺經濟價值高,每公斤高達3000元,因而造成過度捕撈情況。為維護馬糞海膽的漁業資源永續,今年4月間還曾放流有1萬5000顆,每顆殼徑在2至4公分的海膽,今年預估總放流在5萬顆海膽左右,以增加海膽數量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