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金會之後的新格局》美國亞太軍事霸權收縮,中國影響力穩步上升

2018年6月12日,川普與金正恩舉行美朝頂導人峰會。(AP)

美國總統川普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加坡舉行首次峰會的歷史意義在於,中國和美國似乎共同翻開了朝鮮半島歷史新一頁。但地緣政治仍留下很多問號。

當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抵達新加坡、試圖緩解平壤與華盛頓間60多年來敵意的大照片傳遍世界各地之際,他身後中國國航機身上的五星紅旗和中國國航標誌非常顯眼。

一切似乎像很多人期待的和平那樣突然開始了:金正恩承諾在安全得到保證的情況下可以朝鮮開始啟動半島無核化進程,美國同意(暫時)停止美韓軍演。

媒體紛紛將這次美朝峰會定位為「劃時代的」、「歷史性的」。但批評與疑問也隨之洶湧而來。

撥開各種聲音看實質,這個結果不正是中國在過去多年來不斷呼籲和主張的「各方克制」和「雙暫停」嗎?中國沒有就這次峰會再多說什麼,但實際上,經歷了朝美雙方從展示肌肉到言辭交鋒摩擦後,中國的「不戰不武」的政策終於被各方接受,得到實現。中國一直呼籲美朝直接對話,為新加坡峰會進行了不少外交斡旋,並為金正恩提供具體協助支持,終於使得美朝雙方領導人得以直接對話。

地區格局新演變

從更廣泛的亞太安全角度看,這次川金會體現了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霸權呈現進一步收縮態勢,與之同時的是中國的地區和國際政治影響繼續穩步上升。

美國的經濟財政狀況迫使川普政府「為了讓美國再次強大」做出了備受美國國內和盟國詬病的海外調整收縮,正如川普在解釋取消美韓軍演原因時所直言:「軍演費用極高,而南韓承擔的費用卻不多」。而中國高速轉向穩健的經濟實力上升,決定了中國在亞太地區影響力進一步上升。

青瓦台總統府發言人就這次川金會表示,文在寅總統「向朝美領導人的勇氣與決斷表示讚揚」,稱這是冷戰結束以後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文在寅稱這是「朝美的勝利……向川普表示敬意」,稱金正恩是「歷史的主角」。

南韓又一次渡過了朝鮮開發核武和飛彈加速半島對峙後首當其衝的危機,希望著眼於朝鮮未來的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最終縮小、化解半島南北政治軍事的敵對狀態。為了這次美朝峰會,南韓開道鋪路,化解溝通,做出關鍵性的貢獻。

俄羅斯雖然和美國在國際舞台、特別是歐洲地區爭鬥不少,但其半島影響力似乎趨於邊緣化,其半島政策實質也是不戰不和,樂見所成。在美朝峰會舉行前不久,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訪問平壤,「傳達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問候」,向金正恩發出訪問莫斯科的邀請。

中國的核心作用

Kim Jong-un and Xi Jinping
中國與朝鮮關係特殊,在半島事務中一向發揮著關鍵的影響力。

中國除了一直歡迎美朝峰會的表態外,沒有多說,也無需多說。中國在美朝峰會前的一系列舉措已經再次說明它處於朝鮮半島格局的核心地位。中國是目前二戰的《雅爾達協定》後的東北亞格局的參與鑄造者,也將是這一格局未來發展的參與鑄造者。

在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多次受到侵略的中國因為擔心日本軍事力量崛起和對外擴張政策,以及後來對蘇聯帝國野心的考慮,並沒有在二戰後從行動上真正挑戰美軍在太平洋霸主的「維和」地位,包括在對東北亞格局的考慮中,實際上是長期默認美國亞太軍事霸主的地位。 (相關報導: 川金會星國最前線》平平是核爭議,為什麼川普跟伊朗對嗆、跟北韓和解?學者:金正恩懂川普 更多文章

但這一默認的先決條件是,美軍作用必須是「正面積極的」,特別是不得侵犯中國的「核心利益」。在朝鮮半島上,中國不允許美軍越過38線,半個多世紀前是這樣,現在和未來可能還是這樣。中國同樣反對朝鮮開發核和飛彈武器改變地區安全現狀,它認識到朝鮮此舉將導致地區軍備競賽,威脅東亞安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