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小學老師也過勞死!日本專家嘆:每天加班4小時,越來越多年輕老師得精神病

日本小學老師工作負擔沈重,越來越多年輕教師壓力大到罹患精神病(圖/取自日本農林水產省「ふるさと給食自慢」)

全國性的師資不足問題日趨嚴重,因停職休假或離職出現的教師職位空缺,也處於難以填補的狀態。教師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比如處理校園霸淩問題和缺勤,關照特殊班級的學生等等,工作時間長卻沒有加班費。由於感到這樣的工作沒有前途,以致願意當老師的人不斷減少。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採取根本性措施,改革教師的勞動方式。為此我們請專家介紹了問題的背景和解決辦法。

教師錄用考試「招不滿」

最近,主流媒體爭相報導師資嚴重不足的問題。《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說,根據其獨立調查,截至2022年5月1日,全國2092所公立中小學和特殊教育學校(約占學校總數的約6%)出現了2778名教師缺額,與2021年同一時期文部科學省實施的調查結果(1519所學校出現2065名教師缺額)相比,增長了約3成。

參加教師錄用考試的人數也還在不斷減少。據《朝日新聞》報導,2023年公立小學教師錄用考試,日本全國應試者為3萬8641人,比前一年減少了2000人。據說在大分縣,甚至出現了應試人數低於擬錄用人數的現象。各地教育委員會從那些未被錄用的落選者中,挑選願意再次挑戰教職的人,聘他們為臨時教師,以填補因休病假或產假等而出現的教師空缺。應試者減少,自然就會影響到如何確保這種替代人員的問題。

2021年度,因憂鬱症等精神疾病而暫停工作休假的公立中小學教師共有5897人,創下歷史新高;而且,他們當中又以小學老師為多,達2937人(文部科學省調查)。截至2022年4月1日,有2283人繼續休假,1141人離職。

這種狀況是如何產生的呢?要了解其背後原因,就得說說日本公共教育的特點了。

日本公共教育的「長處」,成為長時間工作的要因

教育問題研究家妹尾昌俊分析道:「根據文部科學省和經合組織(OECD)的資料,日本公共教育的『長處』,是學生不僅學習課本知識,還通過課外活動等,為走進社會做好充分全面的準備。修學旅行、運動會等學校活動和社團活動等『特別活動』,還得到了國外的關注。」

「日本教師的職責,是關心孩子們的方方面面,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在學習能力方面,日本學生在經合組織的PISA調查(學生學業成就度調查)中得分很高。而這些特徵,又與學校裡出現的長時間工作問題是一體兩面的。」

妹尾昌俊本人有5個孩子,從2歲的托兒所兒童,到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都有。

「大約5年前,我女兒所在的小學,有一個班級的年輕老師因病休假,沒能找到代課教師,只能由教務主任兼任班導師。我還聽說附近的小學也出現了教師短缺的情況。師資不足的現象可能是最近1、2年才浮出水面的,但實際上這一問題更早之前就已經出現了。」

需求增大卻供給減少的「雙重打擊」

2021年度,文部科學省首次對師資不足現況進行了調查。妹尾說,文部科學省其實很早以前就意識到了教師缺口問題,但沒有採取相應的對策。 (相關報導: 大谷翔平的日本隊友,超過80%都用這款腰帶!緩解腰痛的超級商品,準備進軍美國 更多文章

「戰後的日本教育重視地方分權、地方自治。公立學校教職工的任命,基本上都由都道府縣和政令市自行決定,所以文部科學省堅持認為師資不足問題歸地方政府負責。而地方政府則擔心錄用教師多會大幅增加人員費用,且非常擔心少子化導致教師人數過剩。沒有國家的支持,地方政府是不會下決心增聘教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