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中國疫情再次爆發,首都北京以及金融中心上海等城市傷痕累累,這三個月的衝擊令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極大。而隨著中央實施的動態清零總方針,中國疫情逐漸受到控制並放鬆防疫封控,股市表現也相對有所起色。相較於近期步入熊市的歐美股市,多項經濟數據也顯示中國正走著與歐美不一樣的路。
1. 中央實施寬鬆政策穩經濟
今年年初以來,中國經濟在清零政策之下受損嚴重,國內需求大降溫、供應鏈也中斷,市場紛紛下調對中國的經濟成長預測。而當現在全球通膨率飆升、各國緊縮貨幣時,中國政府反其道而行,正密集的實施寬鬆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刺激經濟。由下圖可以看到,中國的M2貨幣供給年增率已回升至11.1%;中國3個月拆款利率也降至2%,可看出中國目前資金流動性穩定,有助於支撐中國經濟的回溫。
中國M2貨幣供給年增率與中國3個月拆款利率:

2. 中國經濟數據表現轉佳
中國多地已開始實施成本較小的大規模常態化檢測方式,有助於減少疫情對經濟所造成的傷害。而當疫情受到控制、放鬆防疫封控後,搭配貨幣寬鬆以及減稅、促消費等財政政策,中國最新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表現皆不錯。由下圖可以看到,相較於持續走下坡的美國數據,中國6月份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上升至51.7並回到榮枯分水嶺之上。預期中國下半年若疫情管控穩定,企業獲利改善,中國經濟有望反彈。
中國與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比較:

3. 中國股市今年表現領先
今年以來各國股市跌跌不休,比起整體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中國在政府的大力提振經濟之下,近期股市表現相對不錯。從下面第一張圖可以看到,今年以來全球股市下跌幅度達到20.8%,美國股市也下跌20.3%並步入熊市,而此時中國股市的跌幅僅為11%。且相較於整體新興市場的跌幅,中國股市在全球動盪之中也顯得更抗跌。
今年以來各股市表現:

本益比比較:

由上面第二張圖的本益比比較可以看到,中國股市的本益比相比成熟市場來的低許多。且目前中國股市的本益比為11.4倍也低於近十年平均,中國股市本益比已大幅降低,股市未來潛在表現可期。因此在目前全球市場動盪不安、經濟衰退擔憂的情況下,若將中國基金加入投資組合中,可達到抗跌與分散風險的效果。
鉅亨投資策略
中國政策與歐美反向,可分散投組風險:
中國因清零政策的不確定性極大,但已是目前全球少數能夠實施刺激經濟政策的國家,且中國近期經濟數據回溫、股市表現轉佳,目前價值也相對被低估,建議可分批佈局中國基金來分散投資組合風險。
鉅亨精選基金
.富達基金-中國聚焦基金(美元).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美元)(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摩根基金-中國基金-JPM中國(美元)-A股(累計)
「鉅亨買基金」獨立經營管理 (相關報導: 傅長壽觀點:清零政策可能終結中國的「改革開放」 | 更多文章 )
本資料僅供參考,「鉅亨買基金」已盡力就可靠之資料來源提供正確之意見與消息,但無法保證該等資料之完整性。內容涉及新興市場部分,因其波動性與風險程度可能較高,且其政治與經濟情勢穩定度可能低於已開發國家,也可能使資產價值受不同程度之影響,匯率走勢亦可能影響所投資之海外資產價值變動。投資人應依其本身之判斷投資,若有損益或因使用本資料所生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應由投資人自行負責,本公司無須負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