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書生半生行伍─國士無雙俞大維

20230629-俞大維先生(左二)研習哲學、數理邏輯、彈道與軍事參謀學,在動亂年代書生報國。(取自俞大維先生紀念學會臉書)

俞大維先生(1897~1993),是清末名臣曾國藩的外曾孫;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二度赴德國柏林研習哲學、數理邏輯、彈道與軍事參謀學。是愛因斯坦學生;在動亂年代書生報國,逐步展開其世間少有的傳奇人生。

俞大維先生曾任兵工署長、交通部長、駐美大使特別助理、國防部長。先後經歷大陸時期的剿匪、對日抗戰、國共戰爭(一江山戰役、九三砲戰、八二三炮戰)、國際冷戰,曾派任美國主持軍事及經濟援助。

俞大維出生書香門第家學淵博,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曾是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創所研究員,是「中國治數理邏輯的第一人」、「兵工之父」、國際公認彈道專家。美國二戰名將魏德邁將軍稱許為「現代孫子「,史敦普將軍則比喻「中國麥克阿」, 前美軍協防台灣司令史慕德中將譽為「偉人英雄金字塔人物的最頂尖」、 「思想家」,更為國人讚譽為「一代國士」。

20230629-紀念俞大維先生。(取自俞大維先生紀念學會臉書)
前美軍協防台灣司令史慕德中將俞大維先生譽為「偉人英雄金字塔人物的最頂尖」、 「思想家」,俞大維先生更為國人讚譽為「一代國士」。(取自俞大維先生紀念學會臉書)

俞大維功在家國 

綜觀「大維傳奇」,除了其天資聰慧,青年時期生活在歐亞大陸及美洲,處在波濤洶湧的世界中心,人生觀跟著20世紀初各種思潮碰撞脈動,自從德國哲學數學之路轉向彈道、兵工及軍事參謀,開始為國是用的生命,天生就是為了這個動盪時代橫空出世!

從民國17年(北伐成功全國統一)開始投入國政,俞部長四十多年軍政履歷,幾乎參與所有中華民國存亡關鍵時刻,角色堪稱千面百變。從抗戰前的兵工建設,建立研發體系與人才培力,兵工廠大西遷,保存長期抗戰實力,至戰後百廢待舉的交通事業重建與便民舉措;到國共戰爭退無可退之際即至冷戰期間,向美國爭取軍經援助得以紓難與復興;及後來第一位文人任職國防部長,大公無私愛兵如子,克盡職守11年歷來任期最長;於歷次臺海戰役中身先士卒,更在八二三炮戰戰役中運籌帷幄、謀定有功;及後整軍經武前瞻轉型國軍為現代化部隊。

以上舉凡兵工、交通、外交、經濟、國防軍事等,大維先生也就都默默地完成使命,履險如夷,扭轉局勢,為臺灣政經奇蹟發展的年代奠基。政府為肯定俞大維先生當年對國家安定、守護自由國土的貢獻,因而頒授極稀國軍最高榮譽「國光勳章」。

前線部長俞大維與金門

俞大維自視為「尉遲恭」(臺灣門神之一) 守護國門前線。俞部長非常清楚,冷戰時期台灣與金馬列島是自由世界圍堵共產勢力第一島鏈的樞紐位置。也因此偕同美國,將「鞏固金馬,守衛台澎」成為戰略的最高原則。

部長任期臺海並不安定,國防部肩負捍衛國家安全重責,他常對部屬說:「我在辦公室是坐立不安的,我要到前線去瞭解一些實際問題。前線就是我最好的辦公室。」,其平均每兩週去一次外島,十年任期有紀錄的是兩百餘次,地方建設得到最好的支持。 (相關報導: 賈忠偉觀點:錢學森感謝俞大維的提攜? 更多文章

俞部長對時任金門防衛司令胡璉將軍說:「要甚麼,給甚麼,除非我們沒有」、「一切最好的給前線」。胡將軍回憶:「總覺得在他領導下為國服務,使人有一種樂於效命的愉快。」

透過在空中及前線的觀察,俞部長在47年8月當時力排眾議表示「三周之內、中共必打金門。」砲戰發生共軍瘋狂襲擊,俞部長與胡璉將軍兩人正好在陣地交談,生死一髮,俞大維左右臂及頭部受傷。後來的勝仗得之前線官兵的生死與共,而在金門的負傷俞大維更視之為他的榮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