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會(26)日舉辦記者會,說明從7月1日到年底,核定5,900萬元獎勵400間教會攜手推動族語的傳承,未來也將持續推動國家語言方案的獎勵措施。
夷將Icyang主委表示:早期在威權時期,國民政府的語言政策是獨尊國語,禁止說族語,除了家庭之外,教會是原住民族最常聚集的地方,教會在證道、讀經、唱詩,堅持使用各族的族語,讓我們的語言能傳承到現在。
夷將Icyang又說: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代表國家向原住民族道歉時特別提到:『原住民族本來有他們的母語,歷經日本時代的同化和皇民化政策,以及1945年之後,政府禁止說族語,導致原住民族語言嚴重流失。』蔡英文道歉之後,原民會推動的「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歷經12年,終於在2017年6月完成立法,所以,原住民族的語言已經是國家的語言,有了法律規範之後,原民會每年可以編列更多預算,推動語言復振的各項措施,包括族語保母、族語老師專職化、廣設語推人員、族語認證、設置語推組織及設立原語會。
夷將Icyang指出:去年9月至12月原民會到各縣市召開了7次的徵詢座談會,與全國各教派,一起討論如何在教會內持續並強化族語的使用及學習,經由集思廣益之後,在今年2月16日發佈「原住民族教會推動族語發展獎勵計畫」,獎勵教會使用族語證道、教主日學、讀經、唱詩、營造友善的族語環境。 (相關報導: 原住民藝術的物、意象與新性:《創藝之道》選摘 | 更多文章 )
從7月1日開始到年底,原民會用推動國家語言方案的經費5,900萬元,獎勵400個教會響應推動族語的措施,未來原民會也將持續推動獎勵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