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豐富部隊歷練的屏東女中主任教官陳瑛怡,曾任連級和營級輔導長、政參官、心輔官等職務;轉任教官後,不僅從事學生生活輔導、校園安全維護及全民國防教育等工作,兼具輔導與諮商技巧的她,更能貼近學生心靈層面,獲得學生信任,建立良好的輔導關係,獲得師鐸獎肯定。
陳瑛怡從小到大的夢想是擔任國小老師,認為成為老師是一件偉大且很棒的事情。屏東女中畢業的她,並沒有如願考上師範學院,因緣際會下,報考了政戰學校正期班藝術系,人生路上轉了彎,投筆從戎。
陳瑛怡表示,就讀政戰學校藝術系,雖以軍事教育優先,但在基礎教育專長的部分還是會針對素描、水彩、油畫等基本技術和技巧學習,並把這些運用在軍事行動的範圍裡面。
「美術繪畫藝術等領域,是政治作戰中屬心理作戰的範疇,就像軍歌能安撫軍心士氣,也能瓦解敵人軍心。」陳瑛怡說,藝術的功能是可以激勵意志,撫慰心靈,且有助於她在日後部隊從事訓練宣導的工作。由於陳瑛怡在部隊也從事過心理輔導的業務,對於諮商輔導社會工作燃起興趣,轉而攻讀社會工作研究所,專攻社會工作與青少年諮商輔導。
政戰學校藝術系畢業後,陳瑛怡於部隊歷練13年,經歷國防部女青年工作大隊、陸軍第八軍團、裝甲旅、工兵學校、通信群及化學兵群的野戰部隊生活。「一開始其實還蠻挫折的。」陳瑛怡坦言,那個年代女性軍官不多,下部隊帶兵時,待在都是男生的環境,不但不太方便,也擔心士兵會不會信服,面對老兵、老士官,要怎麼帶動他們?預官班隊的菁英要如何相信妳?在在令她忐忑不安。
一開始,陳瑛怡拋開官階與性別,試著瞭解每個人的工作性質和生活環境狀況。身為輔導長的她,與大家一起參加訓練、建立聊天話題,更進一步協助改善解決問題,當彼此的距離拉近時,大家就會慢慢感受到她的善意,與她打成一片,並且也願意主動配合工作上及生活上的要求。
儘管軍旅生涯過得精采,陳瑛怡想當老師的熱情未減。「我希望自己還是能進入教育界,當有機會圓夢時,我轉考軍訓教官,圓當年的教育夢。」轉任教官後,陳瑛怡服務過不同學校,她觀察出每個學校學生的特質不同,會受到地區、年齡、居住環境等因素影響,所以管教溝通的方式也必須因人因地制宜。
在面對女校學生時,因為女生心思細膩成熟,有時想法多,也有可能想太多,和她們溝通的過程會比較小心注意,包含用字遣詞,在溝通過程,會更留意有沒有什麼讓學生不自在,並且放下身段和孩子們討論事件的問題所在,認真的聽取她們的意見與想法。
而在教導偏鄉學校的純樸孩子時,陳瑛怡就不會文謅謅講很多大道理,而是採取直接和豪氣的方式,有點像交換條件式的溝通,你付出一點,我也付出一點,我退一點、你也退一點,漸進式地和學生建立關係。
「其實認真說起來,就是陪伴他們成長。」陳瑛怡明白建立關係和取得信任並不容易,尤其針對青少年,她充分利用自己多年的諮商輔導基礎談話技巧,不會只是責罵,而是去理解青少年們有什麼委屈,同理學生的感受,理解整個過程,進而解決他們的問題與困境。
陳瑛怡也擅長在校園內舉辦有趣的戶外多元活動,例如漆彈體驗就是屏東女中教官室常年的指標性活動,讓學生們先進行漆彈固定靶競技,感受機械操作與射擊的手感,實際教導槍枝射擊與環境的安全性之後,再進行實彈射擊。而漆彈對戰比賽也能訓練學生組織作戰的概念,學生們非常喜歡,覺得十分紓壓。
和學生亦師亦友的陳瑛怡,堅信心靈陪伴和關懷能穩定學生的性情,給予孩子身心安頓的力量。陳瑛怡笑著說,穿著軍服獲得師鐸獎肯定,是軍職生涯也是人生中最特別的禮物。 (相關報導: 200位美軍教官來台指導國軍?國防部:友盟國以軍訓提升戰力「樂觀其成」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