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跨域、特色深耕」大學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6/20登場

111學年度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圖/教育部提供)

111學年度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於6月20日至21日在靜宜大學舉辦,邀請各公私大學校院主任秘書、教務長、總務長及相關業務承辦人與會共同研討,為大學教學與永續經營集思廣益。

近年人工智慧等科技快速發展,在作為學習工具的同時也帶來學術倫理的挑戰,大學如何運用教學資源及調整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精進專業知能及跨域試探,在校務經營方面,今(112)年適逢各校啟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二期(112-116年),大學如何優化學校辦學績效,型塑品牌特色,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精神,邁向永續經營,這些都是各大學共同關心的議題。本次聯席會議以「智慧跨域、特色深耕」為主軸,邀請多位學者專家,分享高等教育的見解和經驗,透過專題演講、專題分組和專題報告等,探討教學創新、學術倫理、校務經營、永續發展等議題,期待藉由會議的與談及討論,各校代表能夠互相學習和啟發,以培育符應未來需求及國家發展之人才,並型塑具備明確定位及優勢特色之大學。

本次會議以「智慧跨域、特色深耕」專題座談開場,分享學校在數位政府、智慧製造、跨域資訊安全的科學時代,如何重新整合校內資源,推動校務資訊數位管理、擴展師生學生國計畫流動與學習,推動數位教學創新模式,提升學生資訊數位能力,培育具備軟硬實力的世界頂尖人才,發展學校特色及競爭力。

分組座談共安排6個場次,包括教務、校務經營2個面向,其中教務面3場座談議題分別為「跨域人才的創新培力」、「智慧AI的教學挑戰」及「國際化支持系統之招生、教與學」,邀請學校與會分享以下議題:

一、跨域人才的創新培力:隨著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學校各系所學位學程除培養學生具備該領域專業知識及能力外,引導學生培養第二跨域專長成為當前各校的教學重點,本次邀請學校代表分享學校如何透過創新教學、課程模組、學習輔導等機制,培養學生構思與思辨能力,突破學系框架,成為跨領域多專長人才。

二、智慧AI的教學挑戰:隨著資訊時代發展,資訊技術讓物聯網絡迅速發展,透過大量數據累積、蒐集與演算,人工智慧成為當今各界關注的議題,因此會議安排教育部資科司進行新科技AI生成技術之政策短講,並邀請學校與談在教學上如何與AI結合,引導學生如何善用AI工具與共學,進而獲取多元AI科技新知,提升創新思考能力。

三、國際化支持系統之招生、教與學:為強化大學國際化之行政支持系統,提升大學推動國際事務之能量,安排教育部國際司與會政策短講,引導大學能系統性規劃國際化人力及行政資源、支援學生學習及外籍教師工,並輔導境外生畢業後留臺工作。同時邀請學校與談分享如何推動國際招生、國際交流,實施校內雙語化/多語化學習,提供獎學金補助等機制,拓展境外招生,也培養本地學生國際視野。

另外3場經營面分組座談,議題包括「創新多元的跨校合作」、「節能永續的韌性校園」及「學校財務永續經營與ESG投資收益」等,重點如下: (相關報導: 念私立大學「1年學費補助2.5萬」 預計60萬人受惠!最快「明年就上路」 更多文章

一、創新多元的跨校合作:隨著社會少子化現象日趨嚴重,大學面對強烈的競爭環境,如何面對嚴峻的考驗,本次分組座談邀請3系統聯盟學校的代表分享校際間合作如何培養創新多元能力的人才,如何共享學校課程、圖書等資源,讓學生充分使用跨校間之跨域學習,讓學校資源能有效的被師生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