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自今年4月Omicron疫情升溫後,全國新增病例數每日均破萬例,而環保局出動之消毒人力也為疫情初期的5.4倍,防疫垃圾收運量則為4.5倍,辛苦及壓力不可言喻。但清潔隊員不喊苦,仍持續執行原有道路清掃、一般垃圾與資源回收物收運等各項環境清潔工作,努力維持市民正常生活。侯友宜今(30)日特別抽空至土城區清潔隊工作場區,除了致贈大西瓜慰勉清潔隊同仁,也頒發感謝狀予共同攜手防疫的民間廢棄物清除處理業者,感謝所有防疫清潔人員的辛勞。
居家照護期間,單月最高曾出動人力達到2,718人次,為疫情初期的5.4倍。迄今總計已出動43,007人次,藥劑使用量約1,024萬公升,消毒面積達34,672公頃,約為1,567個大都會公園

環保局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即徵調不同工作班別的清潔隊員參加「環境用藥病媒防治消毒人員訓練」,並與民間消毒廠商於109年3月25日共同成立防疫消毒大隊,可動員人力362人,配置車載式高壓噴霧機、背負式高壓噴霧機、熱霧機及消毒水車,執行各種場域的消毒工作。同時,不斷依疫情變化擴大消毒範圍及頻率,從開始時以交通場站、觀光景點、商圈等人潮聚集地點為主,到三級警戒時增加果菜批發市場、家禽市場、接種站、社區快篩站、醫院等高危點,消毒頻率也從每周1次提高為每週2-7次。
更依疫情指揮中心的需求,額外執行確診者居住地點的公共梯間、電梯、社區中庭及大廳等公共區域的消毒。疫情初期每月平均出動502人次消毒,自發布三級警戒後增加約4倍到每月2,036人次;居家照護期間,單月最高曾出動人力達到2,718人次,為疫情初期的5.4倍。迄今總計已出動43,007人次,藥劑使用量約1,024萬公升,消毒面積達34,672公頃,約為1,567個大都會公園。
疫情前平均每月5萬2,522公噸上升至5萬9,743公噸,111年1-5月垃圾量已較108年增15%
疫情也改變了民眾的生活習慣,除了口罩、消毒紙巾等廢棄物大量增加外,外帶餐飲需求激增,也使得一次性餐盒、餐具用量增加,連帶讓清潔隊一般垃圾與資源回收物收運工作加重,疫情前平均每月5萬2,522公噸上升至5萬9,743公噸,111年1-5月垃圾量已較108年增15%。
此外,防疫垃圾收運迄今也累積達1,261公噸,於疫情開始至110年發布三級警戒前,平均每天收運量約1.1公噸;三級警戒後至今年Omicron暴發前,平均每天收運量約3.3公噸,為之前的2.9倍;Omicron暴發後,平均每天收運量增加至5.1公噸,更一舉增加了4.5倍。而自今年4月14日起新北市全國首創啟動居家照護,環保局配合執行到府收運防疫垃圾的服務,執行至今共收運14,626戶,平均每天收運183戶,最高曾於一天收運820戶,負責收運的清除業者及陪同監督的清潔隊員,其辛苦及壓力不可言喻。 (相關報導: 台灣房市大熱,哪裡屋主比較肯談房價?調查:桃園建商最願讓利,最硬的竟是台中 | 更多文章 )
侯友宜表示,環保局各區清潔隊員以既有的人力和量能,額外負起消毒及防疫垃圾收運工作,特別是去年三級警戒及今年居家照護措施實施後,這兩項工作量都大幅的增加,但清潔同仁透過調配工作任務、加班執行等方式,戮力達成防疫任務,還讓原有的工作品質不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