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藩觀點:兩岸對話應該預設政治前提嗎?

蔡英文總統指不預設政治前提的情況下,她樂見兩岸對話。(陳明仁攝)

世紀矚目的韓朝首腦高峰會尚未結束,在台北就有媒體詢問總統蔡英文是否願意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面,蔡則表示只要不設政治前提,她樂見雙方坐下來對話。蔡英文上任以來,對內施施政七零八落,兩岸關係一籌莫展,在國際間也因兩岸關係低迷而難以實現她要『從世界走向中國』的宏願。過去筆者曾多次撰文批判蔡英文的兩岸政策,直言蔡英文應明確她在兩岸關係上要走的路線,如果不接受『九二共識』,那她還有什麼處方?

筆者對蔡英文如此嚴厲的批判,並不表示筆者認為今天兩岸關係會走近今天這個黑洞,蔡英文應負百分百的責任。兩岸關係要改善,目前掌握全面優勢的中國大陸要負的責任不會少於蔡英文。韓國與朝鮮雖長期怒目相視,但兩個政權都是國際承認的國家,都是聯合國的會員,韓國雖然『無核化』常掛嘴邊,但也從來沒要求朝鮮一定要把核能設施完全清除才願意對話。朝鮮雖沒有在外交上承認韓國,但也沒有要求首爾一定要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朝鮮才同意談判。這次韓朝峰會能辦成,雙方都沒有預設任何的政治前提。

然而,比韓國及朝鮮領土加起來還要大上百倍的中國大陸卻沒有首爾與平壤的肚量,一定要強迫台灣接受所謂『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才願意與台北對話,這就讓兩岸關係很難繼續走下去。過去在國民黨政府的時代,北京還未對九二共識劃出如此明確的界線,即一定要是『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否則就已讀不回,這當然與國民黨版的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也含有一個中國的元素息息相關,但北京需理解中華民國的台灣地區是民主政體,在這個框架之下,各種政治主張都可能出現,民進黨畢竟不是國民黨,如果硬要設定一個政治前提才願意對話,只是徒增台灣人民反感,對兩岸關係的改善毫無幫助。

2018年4月27日,兩韓板門店峰會,金正恩與文在寅植樹(AP)
2018年4月27日,兩韓板門店峰會,金正恩與文在寅植樹(AP)

中國大陸或許認為它有這個自信可以在不考慮台灣民意的情況下統一台灣,但過去幾十年海峽兩岸的互動已經表明事情沒有北京想得那麼簡單。長久以來,北京就不願正視中華民國沒有被完全消滅而且還實質統治台灣的事實,似乎一直認為統一台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不斷跳針式的灌輸全中國大陸的民眾『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自古屬於中國』,導致全中國大陸十三億民眾在這件事上幾乎是一致的認定這是一個鐵一般的真理。但即便這件事講了超過一億次,事情依然沒有解決,反而給中國大陸民眾創造出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而這股情緒又反過來制約北京的政策,造成北京的政策更加僵化,認為即便與承認一個中國的國民黨打交道都沒能把問題解決,那麼面對不承認一個中國的民進黨政府,就更應該把原則講清楚,否則就對不起列祖列宗、革命先烈,且全中國大陸民眾都不會諒解。 (相關報導: 左正東觀點:正確解讀共軍演習的戰略訊號 更多文章

兩岸關係如何改善,認清事情的真相是不二法門。首先,北京需要認識到且清楚的告訴它的民眾在1949年的國共內戰中國民黨政府並未被完全消滅,國民黨政府到了台灣且實質有效的統治台灣至今,台灣人民有自己的獨立於中國大陸之外的政治體制、軍隊與貨幣,台灣人民從小是看著青天白日旗而不是五星旗長大,雙方對同一個國家及同一個政治符號沒有共同的感情基礎。這件事如果沒有釐清,導致中國大陸上從政府下到人民一碰到與台灣有關的人事物就要冠上『中國』的標籤,只是讓現在大部分沒有經歷過國共內戰的台灣民眾覺得一頭霧水,莫名其妙。台灣人越被強行貼標籤,就越要用各種方式區別自己與中國大陸人民的不同。近年來台獨意識高漲,原因可能不只一個,但筆者很確定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大陸長期忽視兩岸分裂分治的事實長期給台灣貼標籤。不是台灣人不願意做中國人,而是台灣人不願意做北京所要求的特定種類的中國人。